中药的产地与采收对疗效有哪些影响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中药的产地不同,所产的中药品质也会有所差异,许多中药,因产于特殊的天时于地理条件之下,品质优异,治疗疾病的效果特别好,这种中药称之为地道药材,这不仅为临床试验所证明实,因中药产地不同,其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个别,所以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各成分的比列有所差别。较为有名的地道药材,如四川产的黄连,附子,贝母,川芎等,云南所产的三七等,甘肃产的当归,枸杞子等,内蒙古产的甘草,吉林产的人参,山西产的黄芪,党参,等,河南所产的地黄,山药,牛膝等安徽产的丹皮,木瓜,浙江产的藿香,陈皮,广西产的蛤蚧,肉桂,江西产的枳实,江苏产的薄荷,夏枯草,太子参,苍术等,在治疗中,人们自然都尽可能的选择地道药材。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与其品质有很大的关系,以植物药的采收季节来说,草麻黄的生物碱在春季含量很低,而到夏季含量突然升高,在八九月份达到高峰,但以后又显著下降,一些使用全草,茎,枝,叶类,一般在茎叶茂盛或开花时采收,用根及根茎的中药,则在早春抽苗之前和秋末枯萎时采收。花类则在含苞待放时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在成熟时采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cf/13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里的东邪西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