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医论医话漫话麻黄
王氏早年见叶桔泉先生治风湿痹痛推崇五积散,云其散寒止痛效果极佳,乃缘于方中有麻黄。后王氏执教《伤寒论》讲麻黄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中之8个症状中痛症竟占其半。《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外感寒湿,一身烦疼,对麻黄止痛认识更深。以后凡遇风寒痹痛、寒凝子痛等症尝予麻黄10克止痛,效果立显,但其时认识只在散寒温经止痛一层。对麻黄入血分治顽痹是后来逐步认识的。唐《药性论》言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千金方》亦载其“治顽痹,四肢不仁”,金元《日华子诸家本草》云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则从理论上作了解释,至此认识又深一层。麻黄破血滞,化痰凝为认识之第三层,此乃王氏随江韵樵老中医诊治外科病症时所学。江老先生对阴疽、流注、鹤膝风尝用《外科证治全生集》之阳和汤,多获效机,言其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对麻黄之用所言极明,“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痰凝积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麻黄在外科上的运用功不可没。《外科正宗》七星剑汤治疗疔毒走黄,面肿如斗,神识昏愦(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脓毒败血症)确能逆流挽舟,江老对此亦治验颇多。此后对前贤用麻黄治外科病症愈加留意,如《刘涓子鬼遗方》常配麻黄治金疮折伤之证,《医学心悟》、《疡科心得集》用麻黄膏治疗疥癣、风癞。《验方集》、《外科名隐集方》用麻黄治风疹肤痒等。麻黄在妇科运用,历代医家亦多所论,如《神农本草经》谓本品“破症坚结聚”,《本草纲目》言其治“产后血滞”等,皆从本品主血分立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因其用麻黄,历代注家多把本方解作“解表退黄”之剂,而《伤寒论》原文是“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显然与原意相悖,其产生曲解的原因是将麻黄视为解表专药而忽略了入血分的功能。70年代,王氏随岳美中老先生临证,见其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慢性肾炎,思路独特,将其医案附后:姬某,男,45岁。患慢性肾炎,苔黄腻,脉大而数。8年前因湿疹后所得,现仍时出时没,尿检蛋白(+++),红细胞25~30/HP,管型(+),诊为湿毒内陷,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祛湿毒(麻黄6克、连翘12克、赤小豆24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姜9克、桑白皮9克、大枣4枚)服4剂未有汗,麻黄加至9克,得微汗,服至10剂,湿疹得减,乃渐至消失,尿蛋白(++),红细胞1~15/HP。综上所述,麻黄除所熟知宣肺平喘之作用外,其蠲痹止痛,入血破滞之功亦当加以应用。 ?本文节选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本平台选择学术价值较高作品转载,方便学习和传播中医文化,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治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推荐阅读: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谈组方法度及小方应用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内经》研究 名老中医余瀛鳌经验集:临证特色--辨病论治与“通治方” 名老中医陈可冀临床经验:学术精华--喜用、善用活血化瘀疗法 名老中医董廷瑶经验集:临证特色--桂枝名方内外变用 名老中医俞长荣经验集:临证特色--喜用伤寒方治杂病 名老中医俞长荣经验集:《伤寒论》方临床应用 名老中医丁启后临床经验:临证特色--补益疏通法治疗闭经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汇总 经方发挥:小柴胡汤 名医蒲辅周运用中药附子二十三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皮肤疾病内服药方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皮肤疾病熏药独特疗法 名老中医祝谌予经验集: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公众平台:医之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cf/1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承秘制中药方,月子专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