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耳朵有问题,医生却开了滴鼻液,这是
门诊中很多中耳炎的患者常常会疑虑,明明是耳朵的问题为什么医生开呋麻滴鼻液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为什么用呋麻滴鼻液治疗中耳炎呢? 中耳炎是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膜及乳突)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 咽鼓管连通鼓室与鼻咽部,是中耳通气引流的惟一通道。一般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在吞咽或呵欠时开放,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平衡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在特殊情况下鼻、咽部炎症(如感冒、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从咽鼓管蔓延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使咽鼓管功能受损,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肿。婴幼儿由于咽鼓管宽短平直,鼻咽部炎性分泌物更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呋麻滴鼻液主要成分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麻黄碱能直接激动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上α、β受体,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减轻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肿,使中耳部炎性分泌物通过鼻咽部排出。呋喃西林为广谱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由于滴耳液进入中耳需先通过鼓膜这一屏障,仅用滴耳液消炎难以发挥作用,滴鼻液可通过咽鼓管通道直达患处减轻中耳炎症。因此,在治疗中耳炎时亦可从鼻腔给药治疗。 如何正确使用滴鼻液? 1、滴前擤一擤:使用滴鼻液前要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净,如鼻腔内有干痂,则应先用淡盐水清洗浸泡,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2、滴时仰一仰:滴鼻时头向后垂鼻孔朝上,滴管悬空,不要触及鼻部,将药液滴入患侧或双侧,每侧2-3滴;也可侧仰,头偏向患侧并向肩部垂下,将药液滴入患侧。 3、滴后等一等:滴完药后保持后倾姿势5分钟后缓慢坐起。 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滴鼻剂联用:如果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滴鼻剂时应间隔3分钟以上,以免降低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先用收缩鼻黏膜血管的滴鼻剂后用消炎的滴鼻剂。 滴鼻剂使用时间:一般认为使用不应连续使用超过两周。如果持续使用含麻黄碱的滴鼻剂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表现为药物血管收缩的作用越来越差。婴幼儿应尽量不用滴鼻剂以免影响其鼻黏膜的发育。 呋麻滴鼻液禁忌:禁用于鼻腔干燥、萎缩性鼻炎患者。 注:文章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部何芳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医院李小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cf/2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出中医治病的误区几个基本中医概念的解释
- 下一篇文章: 规范整理湖北省现行刑事案件立案与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