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茜草,多年生攀援草本。茎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叶4片轮生,其中1对较大而具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6cm或更长,宽1~3cm或更宽;叶缘和背脉有源小倒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萼齿不明显,花冠绿色或白色,5裂,有缘毛。果肉质,小形,熟时紫黑色。花果期9~10月。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主产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山东。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1、凉血止血 《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古今说解,都无异之。《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2、活血祛瘀 本品可用治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 3、疏风通络 本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郁久不解化热所致。茜草根,苦寒而咸;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咸可入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热清络通则诸证自除。 4、清热退黄 本品可用治瘀血内结之黄疸证。功专活血祛瘀,行血软坚,消痞散结;用治蓄血发黄,疗效为佳。《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及疸。疸有五,此其为治,盖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者也。” 5、止咳祛痰 茜草根可用治肝火犯肺之咳嗽。本证多由情志抑郁不舒,肝郁化火,木火刑金,以致肺失清肃,自觉气逆于喉而作咳嗽。茜草根,苦寒泻火,昧酸柔肝;平肝泻火,柔肝解郁;顺肝之性,清肺降逆,则诸征自除。 茜草的药用价值 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 1、治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治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治脱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4、治外伤出血:茜草根、三七适量,研细末,外敷伤处,每日一次。 5、治慢性气管炎:茜草20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麻黄5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 6、治治风湿痛,关节炎:鲜茜草根四两,白酒一斤。将茜草根洗净捣烂,浸入酒内一周,取酒炖温,空腹饮。第-次要饮到八成醉,然后睡觉,覆被取汗,每天一次。服药后七天不能下水。 7、治治荨麻疹:茜草根五钱,阴地蕨三钱。水煎,加黄酒二两冲服。 8、治预防疮疹:服茜根汁。 9、治时行瘟毒,疮痘正发:煎茜草根汁,入酒饮之。 10、治跌打损伤:茜草根克,红花20克,川芎30克,白酒毫升。将上药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两次。 11、治慢性腹泻:茜草、山药适量,炒黑存性,研为细末,加少许红糖。每天3次,每次9克,饭前服,一周为一疗程。 12、治口腔溃疡:茜草20克,黄连5克。水煎。每日一剂,连服14天。 茜草的炮制方法 1、茜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筛去灰屑。生用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2、茜草炭:取净茜草段或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再炒至水气逸尽,取出,晾干,凉透。炒炭后寒性降低,性变收涩,止血作用增强。 3、炒茜草:取净茜草段或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黄。 4、酒制茜草:取净茜草片与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茜草片kg,用黄酒25kg。 茜草的食用方法 1、茜草汤 组成: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阿胶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迫血外溢。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廷廉方 2、茜草乌龟汤 材料:乌龟1只、海螵蛸30克、茜草根20克。 制法:将乌龟用沸水烫死后,去壳及内脏,洗净,斩成小块,与海螵蛸、茜草根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3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 3、茵陈茜草汤 组成: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 制作: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2周复查肝功能1次,肝功恢复后停药。儿童用量酌减。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适用于甲型病毒性肝炎。 4、 茜草蛇舌汤 组成:茜草20克,丹皮12克,人中白12克,丹参20克,垂盆草30克,茵陈30克,半枝莲30克,柴胡6克,蛇舌草30克,穿山甲10克,生米仁30克,猫人参30克。 制作: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4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祛瘀。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 用药禁忌 1、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茜草。 2、茜草畏鼠姑。《本草经集注》 3、茜草勿犯铜铁。《本草蒙签》 4、病人虽见血症,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茜草。《本草经疏》 5、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茜草。《本草正》 6、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茜草。《本草汇言》 7、无瘀滞者忌投茜草。《本草从新》 8、血虚发热者忌用茜草。《本草求真》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cf/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