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脑不可小视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gedijiankang/17384.html

近些年来在经方家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重新学习,再一次对胡(希恕)——冯(世纶)体系有了更深理解,结合临床,对《伤寒论》中有些条文有了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有不足之处请同道多多指正。

临床中常见表里同病的患者很多,特别是有表实证兼里热证者多见,如麻杏苡甘汤,麻杏石甘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因患者表现症状各有不同,用方各异,分享如下,与同道探讨。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证:

本方证见于《伤寒论》第63条和条。

6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有三种情况,一是发汗后表解,不需治疗;二是发汗后,无表证,病已传里,根据症状特征用方治疗;三是表不解,同时里证已显。本条是第三种情况,已发汗,外邪未解,里实未成,所以身无大热;里热熏蒸,汗出粘稠,量比较多而味臭;表热郁闭,里热壅滞而至喘,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解表邪,清里热。

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本条是太阳病治应发汗,误用下法,表未解热陷于里,无大热,汗出而喘,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炒)五十个石膏(碎,绵裹)半斤甘草(炙)二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麻黄汤去桂枝,倍麻黄,增甘草,加入味辛,微寒的石膏,辛温,辛寒配伍,治疗汗出有热,喘而急迫之证。本方证见汗出而喘,身无大热,口干,烦满,不恶风者都可应用,如气管炎、肺炎、哮喘者。

我们学习《胡希恕伤寒论讲座》麻杏石甘汤条文时,胡老讲述:“我给我儿子开此汤,那时他只有4岁,出疹子,我不在家,他奶奶给吃安宫牛黄丸,那药太凉了,当我回来的时候疹子回了,喘而无汗,脸红,昏迷不醒,很危险,他舅舅正学医,那阵我在沈阳。他舅舅在中善堂,我给他打电话,我说把你们名教授请两个来,我说孩子病的相当重。来了开了方子我不同意,全是解表、祛热、解毒,这种套方,我说“不行吧!”,等客人走了,我跟他舅舅商量,我说就吃麻杏石甘汤,就开这个,石膏用得少,麻黄用得多一点,他吃了,慢慢的脑袋见汗了,就吃这个,后来没再吃药就好了,他那也是,我就怕他并发肺炎,好了之后,他舅舅说的,哎呀,咱俩差点没把他药死,他没有汗用这个(麻杏石甘汤)行吗?我说没关系,石膏清热不一定有汗,这是我头一开始给人家开方子,还是给我儿子,那时我才二十六七岁,我的孩子四岁”。

通过胡老讲述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具有麻杏石甘汤证特点的疾病,不管有无汗出,只要兼喘时,都可以使用,但是无汗而喘的需加重麻黄用量,石膏的量要小些”。

年10月下旬至年3月下旬,河北省承德县发生一次麻疹流行,年龄在8~45周岁之间,当时有很多隐疹不出,高热,无汗而喘的患者,经西医诊断为“麻疹肺炎”,用麻杏石甘汤增麻黄量,加苏子、苏叶、桑叶后,汗出,疹透,热退,身凉而病愈。

积此经验,临床见有肺炎初期,高热不退,汗出(汗味重,粘稠)而喘,或无汗而喘者,每用必验。

所有人

北京隆源中医门诊志在培养经方传人,打造一代明(名)医,特招生如下:

1、少年班免费学习。

2、公益班招收父母是医生的,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的,向中医方向发展的,免费学习,优秀者给一定奖励。

3、长期班,有无中医基础的都可以,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的,终身学习,学费3万元人民币。

4、有医学基础的,年龄在18岁~30岁之间,在门诊跟师三年,免费学习,包食宿,优秀者每月给生活费元人民币。

5、特训班,年龄不限,有中医学基础者,专项学习治疗近视眼、胆结石、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炎(关节腔积液)、脑中风等,每项元人民币,复训免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cf/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