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湿证恒用麻黄苍术
湿证的治法.应以“治病求本”,“审因论治”为原则.其因虽有内外之别,但外因仅属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之根本。内湿之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如果观察是寒湿伤脾,必须详细作好问诊,重点了解其生活素嗜.或喜辛辣茶酒,或饮食生冷.饥甚暴食及挫伤脾胃等等,然后结合脉证加以综合分析,根据理法再予立方遣药;如属湿阻中阳、气机不畅、法宜宣化湿浊通利气机;属寒湿困脾,法宜温脾化湿;若属水寒上凌,宜肃肺强心、温化湿饮;如肾寒水泛,三焦气化失常,宜温肾散寒,宣化通利,视其兼证。随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体会较深的是:过去治疗湿证时虽用驱湿.散湿、燥湿、渗湿、利湿诸法,依法用药治之.仍有不少病例有湿去复聚,久治不愈,疗效每不满意。 通过临床反复实践,分析其原因所在,进一步认识到湿邪为病.脾气上升与肺气下降功能,必因湿邪久困、遏阻气机而减弱,如果处方用药着重以加强开脾宣肺的气化功能为主.就有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点认识出发,进行选药观察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选药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苍术,麻黄效果最为理想。因苍术辛、苦、温,为燥湿健脾之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应化的水湿,使脾气继续上归于肺,脾健则湿化,因此.治疗湿证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达到祛邪扶正之目的。然在脾虚湿积时,肺亦不能独健,否则必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故又将辛、温能发汗利尿之麻黄相配以助肺宣达,促其迅速复其通调,两药协作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 多年来我们对积湿为病恒以苍术,麻黄两药为主,再根据具体变异增加对证药物,运用已久,习而成规。有其证必用其药,得心应手,疗效显著。 我们发现两药用量配伍不同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出,而湿邪则能自化。故多年来恒以两药之汗、利、化作用,广泛用于因湿引起一系列临床湿证,如湿邪偏重在表、在头部、多配以白芷;兼风则加入防风;兼寒加桂枝、千姜;兼热加公英、大黄之药;湿入筋骨多配以术瓜、通草;湿邪内蕴在肺多配以干姜、甘草;湿邪中阻多配以莱服子、生姜;在肠多配以胡连、莱服子:在脾多配以吴茱萸、干姜;在肾多配以附子、干姜;在膀胱则加木通;湿在周身多配以白芥子;兼里热则配以生大黄;肝热加菊花、芦荟等根据四诊辨证.随证运用,堪称灵活。 精彩往期 仲圣方年最后一班招收 河南郑州杨兆林先生师承学员病案集(部分) 麻黄附子细辛汤,堪称是经方中的经方 杨兆林老师预约就诊地点:郑州市经开区经开第八大街与经南二路交叉口向西米路北 、 请提前数天联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jb/4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宇生物十月份排名前十的家畜产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