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ldquo麻黄rdquo,你
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家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药。本品的作用以发散与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泄热,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配附子则温经发表,在阳和汤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宣通气血。综上所述,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取它宣、散两个方面的功效。 我们都知道药性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那是不是治疗“虚寒证”就都用“附子”就行?当然不可以,“热药”中那么多,怎么去区分?“干姜”的热和“附子”的热一样吗?自然是不一样的。 对“热药”的理解就会更上一层,第一,“为什么理中汤用干姜而不用附子?”,第二,“为什么真武汤要用附子而不用干姜?”第三,“为什么四逆汤要干姜,附子一起用?”,这就是中医药的奥妙所在之处。 “麻黄”这味药,学中医的始终记得最清楚的莫过于这味药了,一学方剂就啥也不学先学“麻黄汤”,一学中医药,就先学“麻黄”,谁忘了都忘不了这味药,也是够够的,那么说回来,我们先总体的说说,“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行水消肿“,“散阴疽,消癥结“的作用,临床上更多地把它用作辛温发汗药,一般放于发散风寒药里边。 发汗散寒的作用自不用提,学中医第一个学的就是它的发散风寒,“麻黄汤”便是如此。 它除了辛温发汗之外,有明显的“宣肺平喘”的作用,凡是风寒外侵寒束于表引起的喘咳都可以使用麻黄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生麻黄”发汗力比较大,必要的时候可以改为“炙麻黄”来使用,而用麻黄治疗喘咳,必定离不开的一味药就是“杏仁”,毕竟有一句话叫做“麻黄以杏仁为臂助”,麻黄宣通肺气,杏仁降气化痰,麻黄刚烈,杏仁柔润,合在一起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天衣无缝,如果咳喘的病人有肺热的证候,就需要加入石膏,黄芩,知母等药品清肺热,最有名的方子莫过于“麻杏石甘汤”了,当然也有“定喘汤”等方子,不能光记一个方子。 麻黄还有行水消肿的作用,最主要是因为它能宣通肺气,有两种说法,第一就是宣通肺气,大开腠理可以使上焦水汽宣化,第二就是肺气一舒,行走于全身,水汽自能利,有“水汽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的说法,不管怎么样说,它配合麻黄,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等加减对于肾炎病的水肿,确实有一定效果。 再有就是它“散阴疽,消癥结”的作用了,《神农本草经》中有“破癥坚积聚”的记载,而有名的“阳和汤”中把麻黄和熟地按1比近20的比例使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这是最好的例子,《用药心得》中提出有“麻黄得熟地通络而不发表,熟地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隔”的说法。 麻黄一般用量在2到9克之间,治疗水肿会用到10到25克,视情况而定,与生石膏配合应保持1比3的比例来使麻黄得发汗作用减少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最后说一下使用麻黄得注意事项,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独的膨胀,痈,疔等证,是不能使用麻黄这一味药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b/7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误诊误治医案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竟是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