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体会经方原方剂量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胆大心细,小道经方的粉丝“荣华”就做到了~

实践经方找回国学自信

这几天南方的天气比较矫情,忽冷忽热,睡觉时盖被子觉得热,不盖又觉得冷,终于在一次午睡时没盖被子而被冻醒,当天晚上鼻塞,头痛。

第二天早上上班,鼻塞头痛没有缓解,全身好像有汗出不来的感觉,憋着特别难受。想起小道经方的感冒基础方,又想到葛根汤:太阳病,头项强几几,无汗,恶寒。完全符合自己,中午下班了到药店买了副葛根汤原方: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大枣30克,生姜45克(自备)。一副药总计22.5块钱。

医院西药房工作的,快下班时拿着这个方子和中药房同事讨论过,她看到麻黄45克,立马吓尿。她说麻黄要这么多?一般都是要几克而已,这个发汗很厉害的!我想我没吃过,你也没吃过,没有发言权,还是实践一下。

回到家熬药,先熬葛根,麻黄。麻黄很小,我看有蛮多没有去节,担心影响疗效,不过太小了也没办法一根一根的去剪掉那些节了。熬30分钟左右,有一点白沫,用勺子捞起去掉,再放其他药,都说桂枝要后下,我是先熬一半,留一半后下。熬毕,得到浓浓的褐色的汤药,喝了毫升左右,桂枝的味道不怎么好喝,整碗葛根汤辣,甜,微苦,几乎是五味杂陈。喝完一杯。鼻子竟然马上不塞了,心想不会是覆杯即愈吧?下午上班,状况来了,还是没什么汗,而且头晕头痛貌似加重,嗓子干,好像是有热,鼻涕还有点黄,这些症状看似是风热感冒,但我明明是受了风寒,为什么会这样?

晚上回家,锅里还有一些药,心想我嗓子干疼,好像上火,葛根汤是辛热的,我还喝不喝?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到我的体质是虚寒重,有点火力进去,马上被寒气赶到表面形成假的“上火”状态,毫不犹豫的又喝了一杯。

晚上11点,盖了被子,觉得好热,这时身体开始发汗,头出汗,量比较大,枕巾都湿透,汗发出来了应该就好了。凌晨一点多钟醒来,擦干额头的汗,发现感冒已愈,已经和正常时一样。

这次风寒感冒,我第一次尝试葛根汤原方原剂量,从喝药到治愈,历时约12个小时,我的体会是麻黄并非像一般的观点那样是药性骏猛、强力发汗,甚至有些书还说会发汗过度脱水,我个人一次服45克,白天上班时并没有发出汗,只有晚上捂被子后身体发热了才开始出汗。第二点,我认为剂量必须要这么多才行,假如按现代教科书一两等于3克,那么熬出来的一定是很稀的清清的汤药,那么小的量能不能担当直达病灶祛除寒邪的重任,还是得打个问号。

坚持学习,让我有信心尝试,对医圣和小道经方深信不已。感谢小道经方!学习几个月了,真的还有很多东西想分享,再次感谢!

小道经方知识储备

在感冒的基础方中,我们用了葛根汤化裁,是考虑到现代人普遍身体虚,而且加入附子10g(或20g),可以起到固摄在表阳气的作用,防止麻黄出汗太过。

使用麻黄的时候,注意对津液的固护,当然,当完全符合葛根汤证的时候,使用原方剂量,可以做到覆杯即愈。

感冒基础方:葛根60g麻黄30g桂枝45g白芍45g生姜45g炙甘草30g大枣12枚干姜60g附子20g以下为根据情况,适当加减:1.嗓子痒、咳嗽:加麦冬45g五味子20g2.黄鼻涕:加黄芩45g3.黄痰:加瓜蒌30g4.白痰:加半夏15g5.偏头疼:加柴胡30g黄芩45g川芎45g

熬药方法:全部药材(包括附子)放到一起,尽量冷水泡半个小时。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喝之前热透。

ps:很多人质疑药方剂量过大,其实是受市面中医的影响。《小道经方》谨遵伤寒论原方剂量,一两等于15.,g,话说,实践才是硬道理~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更多精彩的养生内容、健康咨询,不一样的中医知识,欢迎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jb/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