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婢加术汤

组成:麻黄6—10g生石膏30g白术12g生姜9g甘草6g大枣5枚

功效:宣肺健脾,清热利尿。

临床应用:本方在《金匮·水气篇》中主要用来治疗皮水。现代常用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水肿的治疗。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促、心烦口渴,尿少色黄,脉象浮数等,辨证属皮实无汗有热者。方中麻黄、白术宣肺健脾利水并行不悖;生石膏清解郁热;生姜、大枣、甘草和中气、调营卫、兼能协助发汗解表,全方共奏启上窍以导水下行之功。若遇血压偏高的患者,时振声氏经验用浮萍代麻黄较为妥当。

用法:水煎服。

来源:《金匮要略》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组成:麻黄6—9g连翘6—12g杏仁12g赤小豆30g大枣12枚生梓白皮30g生姜6g甘草6g

功效:宣肺降气,清热利水。

临床应用:本方在《伤寒论》是治疗阳黄症而尚有表邪的方剂。现代常用于急性肾炎水肿,因外感风寒或疮毒等引发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咽痛咳嗽、尿少色黄、或皮肤有疮疡风疹,脉浮等。方中以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启上开下,连翘清热解毒散结、赤小豆活血利水,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姜、枣、草健脾和中,全方共奏内清湿热,外解表邪之功。

用法:水煎服。

来源:《伤寒论》

3.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9g赤芍15g川芎6g白术9g茯苓9g泽泻15g

功效:活血健脾利水。

临床应用:晚近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内分泌失调性水肿与瘀血有关者,皆有疗效。缘因水与血的关系甚为密切,血不利则为水、而水停又可加重血瘀,因此遇血瘀水停者,用本方活血利水甚为合拍。方中当归、赤芍、川芎养血调肝活血,白术健脾运湿、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合用有健脾调肝、活血利水、瘀去水消之功。本方应用指征:水肿并有面唇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女性肾炎水肿伴有痛经、或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等。另外妇女特发性水肿的消长与月经有关者。

用法:水煎服。

来源:《金匮要略》

4.茯苓四物汤

组成:苍术、茯苓、猪苓、泽泻、官桂、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原书无剂量、可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健脾利水,活血调血,祛瘀生新。

临床应用:此方是清代景日畛氏《嵩压尊生全书》里治尿血的一张方剂。张永华氏偶用此方治一急性肾炎,仅服2剂,红细胞由满视野转阴,又服2剂,尿蛋白由阳转阴。从此用此方治急、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久不能消除者,亦获显效。常用加减法:白芍易赤芍,加滑石、芦根,红血球多加生蒲黄。急性肾炎热象显著加蒲公英,病久肾虚加二至丸。

用法:水煎服。

来源:《嵩崖尊生全书》

5.括蒌瞿麦丸(汤)

组成:括蒌根15g瞿麦12g茯苓20g山药15g附子10g

功效:温阳化气,渗泄利尿。

临床应用:本方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治疗水气停留,小便不利,水肿,口渴的方剂。方用括蒌、山药生津止渴,茯苓、瞿麦渗泄通淋,但水气不行,缘于下焦阳虚,故佐以附子的温化,使水气宣行而小便自利。笔者常用本方治疗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症见腰痛背寒,水肿或有或无,小便不利甚者淋漓涩痛,口干口渴等。病属水湿内停。或湿热久羁,阴损及阳,阴津阳气俱亏之证,应用本方治疗常获卓效。“瞿附通阳汤”系已故名老中医魏长春本方加味而成之的经验方,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盂肾炎。

用法:水煎服。

来源:《金匮要略》

上述药物一定要加减服用,所以出现病情切勿病急乱投医,一定要稳定心态,医院检查,医院肾内科主任茅燕萍,降肌酐降蛋白尿是我的强项,如果你有报告想让我看看或者有不清楚的症状,可以发给我,我会给出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m/1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