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云中医执业医师

药师

红岗区三九综合门诊中医科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桂枝汤是《伤寒论》开篇第一方,有许多著名方剂都是由桂枝汤化裁而来,可见张仲景老前辈对此方钟爱之深。

条文是这样的: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本方组成如下: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服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令遍身微似有汗。不汗可再服,半日可三服。

处方中只有桂枝一味辛温解表药,又用等量芍药养阴,再加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因为药力较轻,还要服粥助药力,并且可以在一天内连续多次服用。

再说麻黄汤,也是本书中主要方剂,可以算是和桂枝汤并列第一。条文是这样的: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本方组成如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70枚。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服热粥。

方中麻黄、桂枝同用,发表力量大了不少,没有用生姜、大枣,应该是没有阴虚的情况。没有说可以继续服,应该是一剂收功。

应用麻黄汤和桂枝汤的主要区别是:桂枝汤有汗,而麻黄汤无汗。另外就是桂枝汤恶寒、恶风,而麻黄汤只是恶风。应该注意的是,恶寒更体现了卫气不固程度较重,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于汗出而喘、无大热的麻杏石甘汤,有汗而仍然用麻黄的应用重点就应该是:没有恶寒的情况,内热较重。另外就是麻黄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平喘,而不是解表,故此去掉了桂枝,加石膏以清里热,并防止麻黄发汗太过。

如果再对照一下《金匮要略》里的痉病,虽然有:无汗为刚痉、有汗为柔痉之分。但是痉都是汗、下所致,也有的是疮家发汗所致。其病机都是耗伤阴液,因此处方都是桂枝汤加味,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桂枝汤的功效。

近期精选

牙周病不重视,后果很严重!

当你老了,一生最后悔什么?

壮年小伙重度贫血?原来是痔疮在作怪!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濡備綍娌荤枟鐧界櫆椋?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鐧界櫆椋庢不鐨勫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m/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