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风名方麻黄饮,8味药材配伍而成,
麻黄饮有好几个版本,其中《疡医大全》比较具有特色,是用于治疗痛风的。 石蚕1两,海风藤1两,秦艽1两,地苏木1两,麻黄1两,五加皮1两,熟地8两,下山虎8两。 功能主治:痛风。 用法用量:上用好酒1大壶,煮1大炷香,出火毒,每次量情温服,至第4日须任情一醉。用后以愈风汤洗浴,发表出汗1次,汗后以粥补之。再服数日,又表1次,务要表3-4次为妙。 注意:避风。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2~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性味:甘、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百日咳,支气管炎。还可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筋骨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功能主治止咳;止痛。主咳嗽;坐骨神经痛;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m/3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再来复习一遍中药用量的不传之秘值得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材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