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执业中药师练习题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322967.html 执业中药师练习题 1、中药性味中,能行气活血的是 A.酸味 B.苦味 C.淡味 D.辛味 E.咸味 正确答案:D 解析:苦味能泄、能燥、能坚。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即指苦能燥湿。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二指坚厚肠胃。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多选题: 2.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包括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沉浮 D.归经 E.有毒无毒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功效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多选题: 3.中药的性状包括 A.色泽 B.质地 C.滋味 D.大小 E.气味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中药的性状,即药物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燥润)等。 4.通过加热炮制可使毒性降低的药材是 A.五味子 B.苍耳子 C.商陆 D.柴胡 E.党参 正确答案:B 解析:苍耳子、相思子等一类含有毒性蛋白质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所含毒性蛋白质因受热变性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 5.经炮制后,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泄转温补的药物是 A.人参 B.菊花 C.商陆 D.甘草 E.桔梗 正确答案:D 解析:生甘草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的功效。炙甘草味甘,性温,善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常入温补剂中使用。甘草经炮制后,其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泄转温补,改变了原有的药性。 6.作为炮制用醋,总酸量不得低于 A.2.0% B.2.5% C.3.0% D.3.5% E.4.0% 正确答案:D 解析:酷是以米、麦、高粱以及酒糟等酿制而成,主要成分为醋酸(占4%?6%)、水。总酸量不得低于3.5%。 7.钩藤一般宜生用或入汤剂(宜后下),主要是因为含有受热易被破坏的有效成分类型 A.黄酮 B.蒽醌 C.苯丙素 D.生物碱 E.甾体 正确答案:D 解析:钩藤所含有效成分为钩藤碱、异钩藤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加热易被破坏,故一般宜生用,入汤剂亦不可久煎,宜后下 8.石斛、龙胆草等在本草著作中注明“勿近火”,是因为含有受热易被破坏的有效成分类型 A.三萜皂苷 B.甾体皂苷 C.苯丙素 D.生物碱 E.木脂素 正确答案:D 解析:石斛、山豆根、防己、石榴皮、龙胆草等药物,古代本草中就注明“勿近火”,现代研究表明这些药物中所含生物碱受热后含量降低,影响药效。因此,这些药物在干燥、炮制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时间。 9.下列各组药材中,炮制后主要起“杀酶保苷”作用的是 A.大黄、白芍、苦杏仁 B.秦皮、槐米、黄芩 C.桔梗、白芍、白芥子 D.苦杏仁、黄芩、槐米 E.商陆、茜草、麻黄 正确答案:D 解析:苷类成分常与酶共存于植物体中,植物细胞中往往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可被相应的酶分解,从而使含量减少而降低或失去疗效。如苦杏仁、黄芩、白芥子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采收后若长期放置,或炮制方法不当,与苷类成分共存的煎便可分解苦杏仁苷、黄芩苷、白芥子苷,使其疗效降低。槐花炒炙、苦寒之性降低,破坏鼠李糖转化酶,有利于芦丁的保存。炮制产生了“杀酶保苷"的作用。 10.地榆、大黄、虎杖等药材应注意少泡多润,是因为含有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类型 A.三萜皂苷 B.甾体皂普 C.蒽醌 D.糅质 E.木脂素 ▼ 1.正确答案:D 解析:苦味能泄、能燥、能坚。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即指苦能燥湿。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二指坚厚肠胃。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 2.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功效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 3.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中药的性状,即药物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燥润)等。 ▼ 4.正确答案:B 解析:苍耳子、相思子等一类含有毒性蛋白质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所含毒性蛋白质因受热变性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 ▼ 5.正确答案:D 解析:生甘草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的功效。炙甘草味甘,性温,善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常入温补剂中使用。甘草经炮制后,其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泄转温补,改变了原有的药性。 ▼ 6.正确答案:D 解析:酷是以米、麦、高粱以及酒糟等酿制而成,主要成分为醋酸(占4%?6%)、水。总酸量不得低于3.5%。 ▼ 7.正确答案:D 解析:钩藤所含有效成分为钩藤碱、异钩藤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加热易被破坏,故一般宜生用,入汤剂亦不可久煎,宜后下 ▼ 8.正确答案:D 解析:石斛、山豆根、防己、石榴皮、龙胆草等药物,古代本草中就注明“勿近火”,现代研究表明这些药物中所含生物碱受热后含量降低,影响药效。因此,这些药物在干燥、炮制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时间。 ▼ 9.正确答案:D 解析:苷类成分常与酶共存于植物体中,植物细胞中往往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可被相应的酶分解,从而使含量减少而降低或失去疗效。如苦杏仁、黄芩、白芥子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采收后若长期放置,或炮制方法不当,与苷类成分共存的煎便可分解苦杏仁苷、黄芩苷、白芥子苷,使其疗效降低。槐花炒炙、苦寒之性降低,破坏鼠李糖转化酶,有利于芦丁的保存。炮制产生了“杀酶保苷"的作用。 ▼ 10.正确答案:D 解析:鞣质含有多元酚羟基和羧基,极性较强,可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热水。因此,以鞣质为主要药效成分的药物,如地榆、大黄、虎杖、石榴皮等,水处理软化切制时应注意少泡多润,以减少损失。 加入尚真教育·中师医考 让您在医考途中一路畅通! 网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m/7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博士医考临床执业含助理每日一分第53
- 下一篇文章: 济南小儿推拿杨晓生姜的功效有哪些有哪些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