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该是雄起的时候了
作者:E药君来自:蒲公英 张伯礼院士:中医药从过去参与者到现在的主力军。 这次中医药在治疗上发挥了更加主动的作用,并且中医药也是从过去的参与者到现在的主力军,由中医医生组建队伍参与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提示:文末有福利! 中医药从过去参与者 到现在的主力军 一、张伯礼院士:中医药从过去参与者到现在的主力军 他还表示,这次中医药在治疗上发挥了更加主动的作用,并且中医药也是从过去的参与者到现在的主力军,由中医医生组建队伍参与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张伯礼说,根据武汉近期疫情变化的数据,我们期盼的拐点可能将要出现。新增的病例开始减少,出院的病例增多,当然死亡的病例还要下降。出院的病例超过了死亡的病例,这一点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黄璐琦院士:推荐的中成药,均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 在中医治疗方案中,增设了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的界定,对于门诊患者进行分层,表现为乏力、伴有胃肠不适或发热的患者,设为医学观察期。 黄璐琦院士推荐观察期的“处方”:乏力伴胃肠不适者,推荐使用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乏力伴发热者,则推荐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颗粒)。 黄璐琦院士介绍,上述推荐的中成药,均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符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病机特点及证候特征,且均有扎实的临床和科研基础,安全性有保障,是呼吸类中成药的代表性品种。 比如: 金花清感颗粒,是年应对甲型H1N1流感期间研发的中药新药; 连花清瘟胶囊,是年应对SARS期间研发的产品; 疏风解毒胶囊于年获批,在历次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河南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要求全病程使用中医药治疗。 划重点总结为: 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 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 做到诊疗一线有中医、有中药,让患者及时快捷地得到中医药服务。 在1月27日召开的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视频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 各相关机构要全面落实中西医协同诊疗机制,没有中医医医院要立即安排中医参与治疗,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提供中医治疗意见,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确保中西医协同机制落实,有效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要建立规范的中医诊疗流程,做好中医诊疗记录整理和总结。 中医中药 在SARS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广东经验 尽管广东初期应对不力,关于病原体的争论也持续数月,广东的非典死亡率却是3.8%。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非典病例共例,死亡人,病死率近11%。 其中发病百人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是: 中国大陆:例,死亡人6.6%; 中国香港:例,死亡人17.1%; 中国台湾:例,死亡人27.1%; 加拿大:例,死亡41人16.3%; 新加坡:例,死亡33人13.9%; 对于当年治疗非典的经验教训,广东老中医邓铁涛说:我们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治疗73例非典全部治愈,病人0死亡,医护人员0感染,患者0后遗症。 邓铁涛特别牛气的说:我们的医护人员吃中药预防非典,我们只带口罩,不需要隔离衣。我们治疗非典费用最高的一个也只花了块! 邓铁涛还说,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治疗88例,死亡10例,前期中医没有介入,有中医介入的71例,死亡只有1例。一开始是请中医科来会诊,后来中医科直接派了5个人去负责查房,成为治疗主力。 参与广州市第一例非典治疗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护士长邓秋云,受感染倒下了,1月24日开始发烧。 邓秋云的先生是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学生。邓铁涛知道后,让邓秋云不要用抗生素等西药,完全采用中药治疗,晚上7点多喝完中药,10点多就开始退烧了。最后完全康复,2月中旬又开始工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另一个分院的护士长叶欣也感染了非典,此后一直采用西医的抗生素等治疗,病情未能好转,最后不幸殉职。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医介入后的治疗情况也有论文,论文第一到第五作者都是中医科的,也证明是以中医科为主治疗的。 中医介入治疗71例SARS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1.4%。 当时邓铁涛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治了36个病人,全部吃中药治疗,而让西医确认痊愈,病人0死亡,医护0感染,平均退热时间2.97天,炎症阴影吸收平均6.2天,平均住院时间8.86天。 医院,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名非典病人,8人死亡,死亡率1.2%,基本达到了广东中医治疗的水平。 新型肺炎,中西医治疗 已有3例患者康复出院 广西1例 1月28日,梧州患者,李某某,男,46岁,在梧州市工作,与武汉来梧州人员(此人回武汉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接触。于21日3时因“发热5天,咳嗽咳痰1天”医院,隔离治疗。予以对症、抗病毒及中药治疗,现已出院。 北京2例 2、该女患者于1月8日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经疾控中心检测、专家会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于1月13医院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专家辨证为热在卫气,疫毒伤肺,予以清热宣肺方法治疗,症状逐渐好转,体温很快恢复正常,连续监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核酸阴性,符合国家制定的出院标准,已出院。 这是北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首例痊愈患者,也是主要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医药辨证论治,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2、该男士现居于北京市大兴区。1月8日从湖北返回后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医院隔离治疗。按程序经疾控中心检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经专家组会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入院后给予中药治疗及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连续监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核酸阴性,符合国家制定的出院标准,已出院。 中医药国家队已赴武汉 1月27日,中医院医院的2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抵达武汉后迅速展开工作,医院完成对接,27医院正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紧急组建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调集来自北京中医医院、医院和广州中医院、医院、医院的名医务人员,于今天抵达武汉,支援医院收治病例医疗救治工作。 疫情发生后,医院积极参加防控工作,集全院之力加班加点排查病例和开展医疗救治。根据湖北省、武汉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部署,该院今天正式纳医院管理,按张床位设置隔离病房。 第四版诊疗方案 大幅度增加了中医治疗的内容 1月27日,国家卫建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第四版大幅度增加了中医治疗的内容: (四)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2.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2)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 6g、槟郎10g、苍术10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邓老虽然已去,但在这危难的时刻,中医药该是担当的时候,该是雄起的时候了! 文末福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10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病案经方治疗水肿验案举隅
- 下一篇文章: 中药古今研究天仙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