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药麻黄
思考麻黄,追求平和用药 麻黄 中 药 出《神农本草经》 识别特征:草本状小灌木,高30~40cm。小枝丛生,绿色。叶小,膜质,基部合生,上部①裂。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有多数雄花,常成复穗状,每花有7~8枚雄蕊,花丝合生或先端微分离;雌花序卵形②果实成熟时苞片膨大成肉质并变为红色③,内含2粒种子。生长于砂质干燥地,常成片丛生。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绿色的草质茎、根,晒干。 药用功效:草质茎入药,中药名为“麻黄”。 其他用途:秋季麻黄种子成熟时外层红色、肉质苞片,可食,氨基酸总量超过草莓;维生素C的含量是棘的2倍以上;麻黄果中的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尤其是的舍量是草的40倍。 基 本 内 荣 相关名:麻王、麻黄、卑相、卑盐、龙沙、赤根、炙麻黄 产地: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 性 味 归 经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膀胱经 性 能 功 效 性能: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的配伍应用: ①用于皮肤病: 中医外科用此多取其轻扬之性,能使肌肉间郁积之邪毒透泄于皮肤之外。宣散肿毒,通调血脉。水煎外洗,可用于脂溢性皮炎、斑秃等症 ②用于小儿泻痢: 小儿用炙麻黄,也可与甘草等量并用,是为了防过汗伤阴,因生品发汗力强。小儿用量不要超过3克 ③用于循环系统及妇科病证等: 常以麻黄配活血养血、通经化瘀药物,治疗血压偏低的大寒之证,疗效较为显著 ④麻黄的活血作用: 用麻黄治疗肢端动脉作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与血瘀相关疾病 ⑤用于任何喘证: 由于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因而气喘证以肺与肾为主要病位。喘病的诊断,叶香岩氏主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处理上治肺宜降气,治肾宜纳气。在具体运用上,治肺宜降而不可纯降,应降中有升,寓升于降。 喘病既久,则寒热虚实之病机常同时存在,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因而理应温凉并进,补泻兼施。 用自拟麻黄葶苈汤治疗。麻黄辛散温升而葶苈苦泄寒降,二药同入肺经,以冀寒热互济互制,亦升亦降,升降有序则肺气通利。于是喘得渐平。此方适用于寒热错杂之喘证。 若为寒喘,则麻黄用量须大于葶苈,前者一日量为9~12克,后者为5克;若为热喘,则亭苈量大于麻黄,前者为10?15克,后者为3克。 排版 陈玲珑 图片 网络 文字 网络及课本 完结 Z ?F A YG ?Theend? E O B C 陈玲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qw/4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黄汤幼科金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