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危症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危症 王某,女,2岁。患儿高热、咳喘,时而抽搐,已十余日,医院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肺炎。 曾大量用抗生素,并输血、输氧,体温一直在39.5℃~41℃,病情危重,邀余会诊。 诊见:患儿高热,面色苍白,面微肿,印堂色青,口唇发绀,神识朦胧,咳喘急促,呼吸困难,身无汗,腹胀大,四肢厥冷,二便失禁。 舌脉指纹: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指纹青紫。 辨证:寒邪闭郁于表而发热,寒邪闭肺而咳喘,入于里而伤阳。 治法:兴阳解表,温经发汗。 处方:。 麻黄3克,细辛1克,附子3克。 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手足转温,头身微汗出,热势退却,体温降至37℃,喘促渐平。 此阳气已复,表邪已解,但肺气未复。 再服以。 1剂,水煎服。 继以治疗。 1剂,水煎服。 病愈出院。 按: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是里虚寒证,发热属表证。 素体阳虚,又感受风寒,里阳不能协应,故有脉沉发热之症。 仅从表治之,阳气随汗外泄,必至亡阳; 若仅从里治之,恐使表邪郁内,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温阳而解表。 方中麻黄辛散解表,使表邪由汗而解;附子兴阳温经,既助麻黄辛温之力,又解里寒之乘;细辛辛温走窜,为少阴表药,内助附子以兴阳,外助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 临证者若不解其理,“发热”之症,投治于寒凉,误人不浅。此方此症,正是“阳症阴脉”之范例,若用之得当,常可救治危难。 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感受外邪,传变较快,寒邪由表及里,最易损伤真阳,故以兴阳祛寒,放胆治之,取效于顷刻。 ────────────── 看医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6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绝对高手秘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