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有药,两味药,关节变形肿胀再也不用四
风湿在表,偏于寒者:麻黄加术汤所谓麻黄加术汤,顾名思义,就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再加上白术。白术这个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作用。小剂量燥湿健脾,大剂量利水。麻黄汤这个方子有很强的发汗解表的作用,加上白术后,就兼有祛湿、利水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外感风寒夹湿这样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成和用法: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温似汗。——《金匮.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上面四味药和麻黄汤是一模一样的,剂量也一样。但在后面加是了燥湿利水的白术,所以这个方子就可以治疗风湿相搏。风湿在表,偏于热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杏薏甘汤的方义和麻黄加术汤比较接近,是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桂枝这味药味甘,辛,温,有发汗解肌,助阳化气的作用。麻黄失去了这位好助手,发汗的力量就变得更缓了,也没有那么热了。它的组成如下,在这儿我取的是《外台秘要》中的比例和剂量,一般认为,这个剂量更适合急性期,身疼发热甚的患者:薏苡仁半升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三两(炙)杏仁二两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外台秘要卷第十九》如果是慢性的风湿痹症,我觉得用金匮中的剂量更好,金匮中使用这个方子,用了煮散法,剂量比较小,适合较长时间服用,这个方法多见于宋代,所以这种方法很可能是宋人的改进: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炒)上四味药,粉碎后,每次用四钱匕(约为4克),舀水一大碗(约为毫升),煮自十分之七,即可温服之。薏苡仁这味药,味苦微寒,可祛湿,除痹,排脓,从药性上说,比白术寒一些。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所以这个方子就特别适合治疗身体疼痛,发热的风湿证。 更多精彩推荐: 早起时咳嗽有痰是怎么回事?白痰、黄痰、黑痰,各暗示什么问题 冬天手脚冰凉,教您“祖传”秘方,男女通用,多喝全身暖 坚持喝蒲公英泡的水,30天左右,身体或许会“收获”3个喜事 祖传秘法,湿疹只需要一味外用药,价格不超过5块钱! 老中医“冲”走血栓的方法,简单实用,一分钱都不花让血管干干净净!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7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糖尿病谎话说了五十年,结果是越治越坏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