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饮部位不同治疗也不同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病人体表有水饮,体表水肿,如果有里热,病人烦躁,可以用大青龙汤。麻黄发汗解表,生石膏清里热,如果没有里热生石膏可以把气化的津液冷凝,这样水分可以向下从小便排出。 如果病人体表水肿,里也有水饮,有表实证,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发汗解表,把体表的水湿发汗排出去,干姜细辛五味子利里面的水饮。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如果病人气喘胸满,心下痞硬,脸色发黑,脉沉紧,这是胸膈区域有水饮。水结的比较重,造成心下痞硬;水饮上逆,就会气喘胸满,脸色发黑。脉沉是病在里,紧脉是里有淤堵,在这里是水饮。 防己开破水道利水比较峻猛,有水利水,无水破气。生石膏清里热,桂枝打通人体大循环,人参在防己利水后补津液。人参补能量,防己桂枝攻水,生石膏清热,药简力专。 如果肠道里有里实,心下痞硬结得程度也比较重,用生石膏清热就力量不够了,去生石膏加芒硝清里热和实,同时芒硝也软坚散结,破心下痞的坚结。茯苓淡渗利水,帮助向下排水。 实际在临证时人体可能同时有实有热,心下痞硬,这时可以用大黄芒硝疏通里的实热,防己开破水道,随证治之。 木防已汤方 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白朮(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人心下有支饮,头晕眩,舌胖大有齿痕,可以用泽泻汤。泽泻性寒味甘,淡渗利水,白术气化中焦的水饮。 泽泻汤证同木防己汤证相比,心下没有痞硬,只是中焦有水饮,所以气化中焦淡渗利水就可以了。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如果病人腹部肠道有淤堵,上边有水饮,就会感觉胸满。这是用大黄疏通淤堵,厚朴枳实理气,大便畅通了,肺和大肠相表里,肺部的压力就减小了,胸满就解除了。水饮在腹泻过程中也可以排出一部分。 这个厚朴大黄汤和小承气汤一样,就是剂量更大了。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病人胸中有水饮,气喘咳嗽,不能躺下睡觉。用葶苈子利水饮,大枣建中补津液。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经常呕吐的人津液不足会口渴,如果不渴,说明体内有水饮。这个水饮是因为胃弱,胃弱不能气化水饮,造成胃中有停水。半夏降逆散结,利稀薄的水饮,生姜健胃促进肠胃蠕动。 这样胃弱有停饮的病人,平时也不喜欢喝粥。如果胃的功能强了,水饮去了,就不呕吐了,也喜欢喝粥了。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病人腹部胀满,口舌非常干燥,这是腹部有水饮,水饮牵制了津液,所以口舌异常干燥。 防己开破水道,椒目味苦辛利中焦的水饮,葶苈子味辛性寒利水,大黄疏通各种淤堵。中焦肠胃的水饮,腹水,是己椒苈黄丸证。 随力一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10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秘方来了走遍乡野拜师学医,所得专病专方悉
- 下一篇文章: 喘满气急不得眠肺胀壅遏病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