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汤”分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源出于医圣张仲景大爷《伤寒杂病论》。那么有青龙汤有没有白虎汤呢?答案是有的。今天先单就青龙汤的应用简单地了解一下,对于认识传统中草药调理身体一点一点的慢慢了解。

大青龙加附子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文

方药为:

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枚、生石膏(如鸡子大)、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用量:

上八味,用水9升,先煮麻黄,减2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煎药重点:

1,先煮麻黄,用水9升(1升约等于今天毫升),煮到减少2升后,去掉浮在药锅上面的那一层沫;

2.再加入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附子。

3.继续煮到只剩下3升时,去掉药渣。

服用重点:

温服1升,就是整剂药量的1/3,取微出汗,就停药,不必全部服完。不能过多服药,过多服药会汗多亡阳。

按原文换算成现在剂量是多少:

麻黄六两约等于现在93.75克,桂枝二两约等于现在31.25克,炙甘草二两约等于现在31.25克,杏仁(去皮尖,皮尖有毒故先去掉)四十枚约等于现在16克,生姜切片三两约等于现在46.克,大枣十枚约30~60克左右看枣的大小,生石膏鸡子(鸡子是鸡蛋)大约等于现在40克左右,炮附子现当于现在的黑附片(又名黑顺片)一枚约等于15~30克。

药方、药量、煮药方法都有了,怎么样才知道什么情况下喝“大青龙汤”呢?

原文: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脉时浮时紧、时数时细。

1、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于少阴俱病。太阳指的是表证,少阴指的是里证。太阳在经络有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少阴在经络有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俱病

2.表现症状为:头痛、口干、烦满而渴。头痛都知道的,口干是口内无津液滋润,烦满而渴是心烦上腹胀满还口渴想不停喝水。

3.脉象:时浮时紧,时数时细。浮为病在表为风,紧为痛有寒。数为有热,细为虚。为外感风寒,阴虚内热之脉。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接下来了解一下流感的一些特征:

小儿流感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有高烧、头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出现咽痛,干咳等。

宝宝患流感时的临床症状会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

年纪稍大的宝宝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感冒型,起病急骤,有高烧、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

在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则表现的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区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患儿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伴呕吐、腹泻等,体温波动于38~41℃,可有高热惊厥。幼小婴儿可有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患者往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甚至需用人工呼吸器治疗。

乙型流感临床表现与甲型相似,但较多见鼻、眼部症状体征,以及由急性良性肌炎引起的肌痛,主要见于下肢,尤以小腿腓肠肌疼痛为甚,而全身中毒表现如头昏、疲乏等则较轻。丙型流感大多表现为轻症上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的流感发热一般持续3~4天,热退后全身中毒症状减轻,但干咳及体力衰弱可持续1~2周。

大青龙附子汤主治: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兼有里热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流感的主要症状:

感冒与流感相比发病较慢,一般为一至两天,发病症状包括:

打喷嚏

流鼻涕或鼻塞

咽喉痛

咳嗽

流感往往会在接触感染源后的24至48小时之内,出现以下一些流感症状:

突然发烧

发抖

头痛

干咳、痰咳

肌肉酸痛

疲劳

咽喉痛

看完了流感的主要特征和大青龙加附子汤所治疗的主要症状,是不是对一千八百年前的张仲景张大爷生起了无限的崇敬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多少钱
白殿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