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吐血,中气下陷,麻黄升麻汤
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泻痢不止者,为难治,主之。 照例说太阳表证,伤寒大下后是结胸。现在寸脉沉迟,手脚冰冷下部脉不至,就是说尺脉摸不到,咽喉不利。少阴证以后出现了很多咽喉的问题,但单纯少阴证里面看到咽喉化脓、生疮,可以用半夏桂枝甘草类的东西。那厥阴篇也会看到咽喉不利,如果手一摸他的脉没有,里面寒很盛,咽喉不利,这个时候吐脓血,泻痢不止,为难治。 我们有几种情形,肝病会吐血,胃癌会吐血,如果说胃里面寒吐血出来好治,如果病人不吐血反而不好治疗,所以看到胃癌,辩证很多,不一定是同样的处方。 临床上,病人半夜吐血出来,金匮里有黄土汤是针对这个的。这个麻黄升麻汤是对肝病吐血的时候使用的一个汤剂,是寒热并用的一个方剂。有的经方家认为麻黄汤本不该放在这个位置,不晓得哪个朝代的家伙把把它放在这里。 麻黄升麻汤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玉竹各十八铢,石膏碎绵裹,白术、干姜、芍药、桂枝、茯苓、炙甘草、天门冬去心各六铢。 此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相中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之所以怀疑不是张仲景的原方,看那个一两一分,寒热并用,一般经方不会这样,他现在一个方剂用14种药,水一斗。当吐脓血的时候,比较倾向于肝病,升麻常常用在脱肛,疝气,肠子下坠,中气不足下陷的时候。玉竹是专门治疗咽喉不利,喉咙发炎的时候。石膏原来是一块,现在打碎,用棉布包起来。白术、干姜、芍药、桂枝是等量。白术茯苓祛湿,干姜去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子,肝病吐血的时候可以用,玉竹临床有止血的功能,当归补血。但是当胃癌出现的时候,不是这样,后面有黄土汤方。 学习经典,传播经方!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2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锦旗公安局创新推进麻黄草管理工作
- 下一篇文章: 新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