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课内容戳这里↓↓↓

文字版内容看这里↓↓↓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张锡纯是如何看肺病的。我们这两天连着讲肺病,把张锡纯的书从头讲,我估计,再过几天大家对这种虚损性的肺病,这种咳喘,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因为张锡纯他自己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今天讲一个肺劳痰喘。

这个患者叫徐益林,住在天津一区,年龄34岁,职业是个商人,得了肺劳痰喘证。肺劳我们知道是虚劳导致的肺病,有痰有喘。什么是喘呢?我们经常讲哮喘、咳喘,喘是气息急迫,就是呼吸憋闷上不来气那种感觉。哮是有哮鸣音,如果您看到哮喘患者就知道了,憋的特别难受,所以有哮鸣音的患者,呼吸道一定狭窄,一定有喘,因为呼吸上不来气,所以急迫,但是喘的人不一定有哮鸣音,这两个是这个关系。咳嗽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呼吸急迫,感觉到特别憋闷。喘最主要的特征是呼吸困难,憋闷,憋到什么程度呢?严重了会张口抬肩,这是中医术语,就是张着嘴,肩膀都耸起来了,使劲,鼻翼煽动,就是喘的劲太大了,鼻翼都跟着动,不能平卧,平躺着都上不来气,所以喘是憋闷的这种呼吸的状态。

这个人病因是因弱冠时,就是小时候游戏竞走,跑着玩,结果努力过度伤肺,导致有喘病。张锡纯这么记录了一笔,估计是患者家属自己讲的。这个其实只是一个诱因,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什么?首先这孩子体质肯定不好,一般体质好的孩子,你就操场上怎么跑不会得这喘病了,然后再加上,比如当时天气寒冷有了一点外感,很多孩子外感之后没有治好,残留在身体里,有点虚弱,有点邪气,然后在游戏的时候疯跑,超过了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了,肺功能下降,结果导致喘病,当时是内伤加上外感结合在一起,跑是诱因。像这个过程慢慢的时间长了,被掩盖起来了,所以好像诱因就是小时候玩,使劲跑,导致出这个问题了。我们看出一定要看到背后的内容,这么写的,患者这么讲的,我们作为了解中医的人,一定要知道背后的原因什么。这患者现在的情况是,入冬以来又兼咳嗽,这就是小时候有喘病,入冬以来天气一冷,喘上来了。

证候,什么病症呢?平时就有喘证,但是安养的时候不犯,平时好好养他不会犯的,不会没事就喘的。入冬以来寒风突然来了,天气突然降温了,外出为风所袭,一出去被寒风吹到了,结果突发咳嗽。所以大家看到这是一个外感的诱因,诱发喘病亦发,就开始喘上了,“咳喘相助为虐,屡次延医”,多次请医生,服药一点效果没有。“夜不能卧”,晚上不能往床上躺。实际很多人咳嗽都会有这个特点,平躺在床上重,站起来没事,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会儿讲。患者的脉,“其脉左部弦细而硬,右部濡而兼沉”。濡脉就是手指头往上一搭,轻轻地,浮取的时候这个脉的感觉是非常柔软的,非常软,就像帛的衣服在水里泡着你搭上一样,很软。有时候还有点大的感觉。再往下重按的时候,中取沉取的时候就感觉不明显了。这患者脉,其右濡又兼沉。什么是沉脉呢?沉脉就是往下按的时候比较明显,沉脉如果是无力的话,说明正气不足,中气虚。现在这个患者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正常的。这么一个患者,小时候就有病根,一直有喘病总是喘,这时候被外寒所伤,导致了喘病发了又有咳嗽,白天晚上一起咳嗽,尤其晚上不能平躺到床上,一躺下夜里咳嗽也很厉害,怎么去分析这个病证呢?张锡纯这个病例基本上就是靠脉法来判断的。

首先他说这是气血两亏,并且有停饮,就是体内水湿重这样的一个病症,他左脉弦细,脉又弦又细,这是气虚。弦细兼硬,还有点硬,说明肝血虚津液短也,这个脉我们不多追究,正气不足是一定的,不是正气不足的话,也不会寒风一吹就病到这个地步。右脉濡者,濡脉代表气血两亏。同时,濡脉也代表这个人体内湿气重,濡而兼沉说明中焦气化亦有所不足也,为什么现在这个患者又喘又咳?因为体内水湿重,痰饮往上面走,导致了肺气上逆,出现了咳喘的情况。这就是张锡纯的脉法。张锡纯这个病例完全是通过号脉判断这个人身体有什么情况,然后开方子的。

我们知道,张锡纯脉法里边,左脉弦细者气血不足,弦细兼硬者肝血亏津液短,什么意思?我们前边讲过,如果肝肾不足的话,阴虚,然后导致水不涵木,肝火上冲的话,左脉会弦细,所以这个病例里边这人气虚,同时这人也有可能阴虚,所以在开方的时候滋阴的方面也要考虑。同时张锡纯一诊他右脉,有点濡脉,这脉很软,说明体内水湿很重,痰湿盛。濡脉号脉号出来,我觉得各位爱好者应该做不到,这时候我们要猜测一下这个病例之外,这名患者舌象应该什么样的?他的舌头应该什么样?至少气虚边上应该有齿痕,所以可能有齿痕,这是大概率的。另外,怎么看他的湿气重不重?舌苔是不是满布,舌苔把舌头铺满了,然后上边唾液很多,这应该是湿气重的表现。

现在我们基本上分析出来了,这人第一是正气不足,原来有溯根,接着外寒来了,有寒邪来了,同时体内又有水湿,这叫外寒与里湿相结合,与里饮相结合。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张锡纯开了一个方子,这方子就是小青龙汤加味。加味是怎么加的?上来先用生怀山药一两,这是大家熟悉的套路,在治疗正气不足导致咳喘,各种肺气疾病的患者的时候,张锡纯上来先用生怀山药一两,30克起,这是扶正气的,大补肺、脾、肾,尤其补肺、脾两脏,扶助正气。因为这患者正气不足,肺气一定是亏的才如此。所以用生怀山药一两配当归参,为什么要配当归呢?因为这患者气血不足,同时还有点阴虚的表现,配天冬、麦冬,这都是滋阴的。因为患者同时有点阴虚的情况,所以气血不足,阴虚,我给你补气养血,再加点滋阴的,前边都是做底的。后边这些半夏、桂枝、五味子、杏仁、干姜、细辛、甘草、生姜,这是什么方子?这个方子就叫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子。大家看这方子的名字,我们就觉得很有意思。青龙有小青龙汤,有大青龙汤,对应东方对应春天,南方对应夏天,有朱雀汤,有的文献里边有大、小朱雀汤的记载。西方有白虎汤,对应的是秋天,北方有真武汤,过去也叫玄武汤,四方对应。青龙汤是散寒用的,散去冬天的寒冷,让阳气生发起来,这叫青龙汤。这个小青龙汤是治什么的呢?今天我们聊聊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专门治疗外寒与内饮相结合,一起出现的时候,导致肺气上逆,出现的咳喘的病症,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要点,一定是有外寒,就是受寒了,同时这人体内痰湿重,水湿重,湿气重,导致的外寒与内饮,两个因素一起存在,相结合,出现的这种严重的肺系问题,出现的咳喘,治疗这种病症的。

我们怎么识别,能够判断是有外寒、内饮同时存在的呢?我给大家讲讲诊断依据,像这个方子,一般是咳嗽、气喘,喘的比较厉害,咳嗽比较严重,然后痰是稀的,不是黄块的那种痰,痰是稀的,痰是冷的,甚至有的医家说,痰有时候是那种白色的沫,比如这沫一咳到桌子上,慢慢就没了,这种就可以断定是外寒内饮。那舌头是什么样的?舌苔一定是水滑的,也就是说,舌头上边唾液特别多,所以在断定小青龙汤应用之症的时候,各位一定要记住,舌诊特别重要,舌头一定是舌苔满布,铺满了,上边唾液很多,不管舌苔薄厚,有可能也很薄,但是上边唾液一定很多,除了舌苔,我们再谈舌质,舌质在多数情况下,颜色应该是淡一些的,不是那种鲜红的,个别也有红的,那红的要加点清热、滋阴的药,多数情况是淡的,然后舌头的形状往往应该是胖大的,这是因为体内水湿重的缘故,所以这个舌像特别重要。

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渡舟老先生,已故去的一位老教授,伤寒大师,他总结了几个用这方子的诊断思路,我觉得特别重要。

第一,辨气色。气色一定要辨好,这个人的气色什么样?这种寒饮,外寒和里饮,寒饮是阴邪,所以伤到阳气了,这个人一定阳气不足,这种阳气不足的人,如果一看他脸,他的脸的颜色应该是晦暗的,甚至有点发黑的感觉。刘渡舟老先生管这叫“水色”,就是那种有点慢慢发黑的那种感觉,然后有两个黑眼圈,密麻的小点构成的黑眼圈,他管这个叫“水环”。脸上有很多暗暗的黑点,他管这个叫“水斑”,所以整个脸是晦暗不堪的,这叫“水色”,这个很重要。这是第一。

第二,辨咳喘。这种咳喘有什么特点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能平卧,斜靠在那行,但是不能平卧,不能躺下,一躺下咳喘就加重,为什么?古人打过比方,说拿一个水瓶,这个瓶里边如果有水的话,把瓶子立起来,这水在下边,这瓶子上边没事,把瓶子一倒了,水就一下涌到上边来了,所以水湿重的人,当你躺下的时候,水湿一下就上到了喉咙这,然后导致你咳喘,这是古人的一种形容。但是确实水湿重、外寒里饮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躺下咳喘加重,坐起来好像好一些,这个是好多肺病患者的一个特征,像这样的患者,我们就要考虑他体内是不是有水饮的这种情况,这是一个诊断依据。

第三,辨痰涎。这种咳嗽出来的痰涎,为什么用个涎字?涎是清稀的水液,跟我们凝块的痰是不一样的,这种肺冷导致的痰涎,咳嗽出来的痰,颜色一定是白的,很稀的,像泡沫一样,有的时候吐的痰像蛋清一样,透明的感觉,不是那种黄痰,有人会感觉舌头一碰这种痰,感觉到冷,冰冷,这种白色的或者像鸡蛋清一样的这种痰,往往是寒痰,有可能是寒与饮结合,寒饮为患导致的这种痰涎。

接下来刘渡舟老先生还强调,辨舌象。这种舌象,舌苔多见水滑,就是我们说的上边唾液很多,舌质他说一般变化不大,阳气受损严重的时候,舌质会淡嫩,舌头会胖大,中医大师一般都重视舌诊。

然后脉象什么样?刘渡舟老先生说的,脉象寒饮之邪其脉象多见弦脉,感觉是弦象,因为弦主饮病,弦脉我们说有肝气不舒等等,也主饮病,就是你体内水饮过重的话,水湿过重会出现这种弦脉,如果脉是浮弦或者浮紧,说明这是外寒,寒在外边。里饮是饮在里边,水液也在里边。如果病久,深入了,寒饮已经到体内了,这脉多见沉。

然后刘渡舟老先生又总结了一些其他的兼症,水饮内停,就是说水饮停留在体内。水饮给大家解释一下,水是体内比较清稀的,清而稀的液体,饮是稍微粘稠一点的,所以严格的讲,这个水和饮还是稍微有点区别,和痰和湿都有点区别,但是来源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来源,只是状态不同而已。这个水饮停留在体内会怎么样?往往随着气机的运行,水饮停在不同的地方,人就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水饮在胃里边,就容易恶心;在肠道里边就容易腹泻;在小肠里,就容易小便不利;有时候停留到四肢,就容易水肿等等。小青龙汤这种病症,除了咳喘之外还有什么?有的时候会渴,有的时候会呕吐,因为水饮停留在胃里边,有时候会噎,有时候会小便不利,因为停到小肠了,有时候会觉得少腹满,肚子满,因为停留在里边了,有时候会腹泻等等不同的病症,只要抓住像刘渡舟老先生讲的这些病症的话,我觉得基本上能判断,就是你一看这人咳喘很厉害,他有这些症状,我们就可以判断应该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这方子有什么特点?这方子里边有麻黄和桂枝,来散外寒,如果这个人喘的严重,有喘的话,一般是去掉麻黄加杏仁,所以张锡纯这个方子里边是有杏仁没有麻黄,麻黄去掉了,用桂枝来散外寒。同时方子里边的细辛,也帮助温阳、祛寒的作用,用五味子往回收敛,一边散还一边收,除了散外寒之外,配合干姜、细辛、半夏和芍药,这是祛里饮的,因为饮为寒邪,它是受寒水湿凝滞导致的,所以要用温的方法让它化开。什么药是温的?这里边干姜、细辛是温的,有祛水湿的作用,半夏是温的,所以这个方子里边有散外寒的,有温化里饮的,温化水湿的,所以结合起来非常有效。

这方子有一个特别著名的药物组合,就是五味子、干姜和细辛。前边我讲了这个药的组合,对外寒引起的咳嗽、咳喘特别有效,其实严格的说,是对外寒里饮这种咳喘特别特别有效,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药物搭配,后世很多人都用。比如说当年上海滩,在民国时候,有一位中医,叫祝味菊,这位中医特别擅长用温阳的方法,就是用张仲景里边温阳的方子,是火神派的。当时上海滩还有一位儿科名家,叫徐小圃,这人当年在上海滩是非常有名的,专门治疗小儿疾病的,结果有一次,自己的孩子得了外感病,他用的方法都是温病学派的,清凉药,凉药解毒,结果怎么治也治不好,最后命在垂危了,徐小圃就特别痛苦,别人就说你请祝味菊来治一下,他说这不好意思,我是儿科名家,但没办法,儿子要死了,就请他来治,结果祝味菊来了,用温阳的方法一下就把孩子就给治好了,治好以后,徐小圃这人特别谦虚,说这哪行,我号称儿科名家,我自己儿子都治不好,人家给治好了,把我儿科名家那个牌子拿下来,我登门拜师学艺,我当弟子,结果就登门拜访,执弟子礼,这个人真的很谦虚,祝味菊看了非常感动,说这哪行,你与我莫逆之交,你请我去,你是我知己,了解我,而且我们的辈分是平的,干脆你把你儿子交给我,我来教他,我把我学问传给他这不就成了嘛,徐小圃一看太高兴,于是让儿子拜了祝味菊为师。就这样,徐小圃的两个儿子徐伯远和徐仲才,后来都成为上海的儿科名家,他们开方都是温阳的,往往治疗咳嗽,经常用五味子、细辛,加上干姜,效果非常非常好,这三味药,就是张仲景的小青龙汤里边的组合,所以小青龙汤治疗这种散寒,外寒里饮的这种情况效果特别好。

张锡纯这个病例,他看到这患者外边受寒了,同时体内水饮重,怎么办?就开了生怀山药,加上当归,加天冬、麦冬,在后边加上小青龙汤,去掉麻黄加杏仁,这个方子下去效果怎么样?将药煎服一剂,“其喘即愈”,就喝了一副药,这喘就好了,这是就是小青龙汤的特点。这个药用上以后,立竿见影,但是不要多用,因为这个方子力量比较大,所以这个方子中病即止,不能长时间的服,服用一剂以后,他喘就好了,又继续服了两剂,咳嗽也好了一大半,这时候右脉已经不沉了,好像有点力气了,左脉仍然好像有点接近弦硬,所以这时候开始调整治疗方向,开始加了养肺、健胃,培补气血之品。

方子怎么出?生怀山药一两,配上生百合五钱,15克。百合有什么作用?百合可以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这里边取它养阴润肺的功能,对于一般外感病的后期,百合可以清除余热。然后方子里边配了枸杞子五钱、天冬配了五钱,天冬就是天门冬,也是润肺生津液的。当归参,养血的。再配苏子,用炒的,配了一钱半,这个苏子有什么作用?苏子是辛温的,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作用,它药性往下走,所以降气、消痰、化痰的作用特别好,对于这种咳喘效果不错,所以配苏子。然后配川贝母,这是清热化痰的。然后炒白术配了三钱,炒白术是健脾用的,后边我们会讲白术这味药。配了生薏米,就是生薏仁捣碎了三钱,这个用法很有意思,说明什么?说明张锡纯用药特别细致,因为我们一般熬药的时候,这个薏米,你煮薏米粥就知道了,很长时间都熬不透,所以捣碎了以后,药效才能出来,否则很多时候,我们熬治疗肺病的药,熬的是很快的,不需要一熬一个小时,熬20多分钟就可以了,因为取它清清之气,如果您这时候薏米下去了,熬20多分钟,您拿出来一捏它,里边还是白心的,还没透呢,药效没出来呢,所以我们在治疗肺系疾病的时候,熬药熬的时间短一点,这个时候,如果您配了这些实心的药的话,最好捣碎了,所以您看人家标的多么详细,生薏米捣碎了三钱,这是祛湿的。生怀山药配薏米,这是张锡纯的一个药对,一个搭配,怀山药补脾,薏米祛湿气,一补一泻,这个搭配的特别好。

远志、生鸡内金我们讲过,再加上甘草半钱,这个方子就以补为主了,稍微加了一点点止咳平喘的,这药喝下去以后效果怎么样?熬好以后,一大盅喝下去,将药连服四剂,连喝了四天,“咳嗽痊愈,脉亦调和如常人”,这个病例看的就特别经典了,前边三副药控制喘,后边一共用了四副药,把咳嗽治好了,一共七副药,这么严重的一个咳喘的急性发作,一下就搞定了。最后脉象平和了,说明身体恢复正常了,像这样的病例用药比较经典。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了?学到了小青龙汤怎么用,小青龙汤是应对那种外寒里饮的这种咳嗽的,现代人有很多这种情况,比如小青龙汤现在用来治疗慢性鼻炎,鼻子流青鼻涕的,效果也不错,它治疗很多内科疾病,除了外感之外,对内科疾病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这个方子大家了解一下。学习了以后,不要自己随便就用,最好是有中医师来指导,或者请中医师来给开方子,这样最好。

今天我们这个医案就讲到这,我最近觉得我讲的医案好像有点太专业了是不是,医院校的学生听可能更合适,我下边讲的时候,我注意点,尽量引申点生活中能够应用到的,能够理解的概念,谢谢大家,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下次时间我们接着再来讲张锡纯看病的故事,争取我们再讲几天下来,对于这种虚损导致的肺病,大家就有个思路了,然后我们接下来会讲大气下陷,大气下陷这一章马上就到来了,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语音◎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