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知道外感首药麻黄
膳食小课堂——药知道 Hi~这里是膳食计新开的小课堂——“药知道”,膳食君将定期为大家介绍各种中药食材,让你了解中药的性格与脾气,赶快和膳食君一起成为中药小专家吧~ 麻黄 弘景曰∶麻黄疗伤寒,解肌第一药。 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仅次于木贼麻黄。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此在药用上所用的数量往往较木贼麻黄为多,为我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 小试牛刀 1 麻黄的服用剂量一般是? 点击空白处并往下划查看答案 一般用量5~15克。 麻黄属虎狼之剂,一定要掌握剂量。 单独服用麻黄过多会引起中毒,最先表现的是神经兴奋、神经过敏,之后变现为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心悸、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症状。 2 麻黄的禁忌人群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麻黄发汗力强,凡表虚止汗、阴虚盗汗、虚喘等均慎用。本品能升高血压,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基础知识一览 别名 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生麻黄炙麻黄 生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炙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炙麻黄是生麻黄经过蜂蜜炙过,缓和了药性,发散风寒的作用减弱,但止咳平喘的作用保留,性质缓和。 而生麻黄具有非常明显的发汗发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同时还有强心作用。体质壮实的患者,也会出现汗多,而一些素体体弱的患者则发汗会更多,随着汗出亡阳,往往大汗淋漓,患者就会心慌,甚至气短心悸等作用就会出现。 如果自己去抓药,一定要注意:如果只有生麻黄,不妨单独另包,自己回去用蜂蜜烧开,放入生麻黄,炙5分钟就可以了,用起来不但止咳平喘作用明显,而且不会有发散风寒,毛孔开泄,大汗淋漓,心慌气短的症状。很是安全。 功效 用于风寒表实证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于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为辛温解表之峻剂。 用治外感风寒,腠理密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解表散寒之功,如麻黄汤(《伤寒论》)。 用于咳喘实证 本品主入肺经,辛开苦降,能够宣降肺气,以宣为主,善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凡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嗽气喘,无论寒、热、痰、饮以及有无表证,均可应用,尤宜适宜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咳喘。 用治: ①风寒束表,肺气失宣之咳喘,常与杏仁、甘草配伍,及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和剂局方》); ②外寒内饮之咳喘,痰多清稀等,常配伍干姜、半夏等,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③热邪壅肺之高热、喘促,可与石膏、杏仁、甘草配伍,即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用于风水水肿 本品既能宣散湿邪,又能上开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尿消肿。 治疗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水肿、小便不利而兼有表证的风水证,常配伍石膏、生姜等,如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散寒通滞 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可用治风寒痹症、阴疽、痰核等证。 膳食小秘方 麻黄川贝炖雪梨 蜜炙麻黄3克,川贝3克,雪梨1个。 取蜜炙麻黄切碎;川贝打碎;雪梨挖去核(但是不要去皮),将加工后的麻黄、川贝塞入梨中,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水,放入锅中隔水炖45分钟即可取出饮用。 滋阴润燥、润肺止咳。而且整个配方口感偏清甜,没有寻常中药味苦难以入口的弊端。 麻黄雪梨瘦肉润肺汤梨两个、麻黄8克、南北杏各12克、瘦肉~克、蜜枣1个。 洗净所有材料后,切块,放入炖盅,加入4-5碗水,隔水炖3小时后即可。 缓解秋燥咳嗽症状,宣肺平喘,解表利水。 麻黄附片羊肉汤 麻黄5g,附片10g,羊肉g,生姜30g,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清水适量同煮沸后,调入葱、椒、料酒、辣椒粉、桂皮等,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调味。 温阳散寒,补肾益精。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转发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6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禁毒创示范定西在行动漳县召开麻黄草
- 下一篇文章: 小小麻黄洼大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