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的妙用
.10.13初诊罗某女23岁。 咽干、咽痛3天。1周前不慎感冒。咳嗽、鼻塞等感冒症状痊愈后,现见咽干、咽痛,手脚乏力。其人面色萎黄,形体瘦小。舌尖红,苔薄白,脉弱。师辩证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拟麻黄升麻汤化裁,具体方药如下: 麻黄10g桂枝10g生石膏30g 黄芩10g白芍15g天冬10g 玉竹10g干姜10g白术10g 茯苓30g生甘草10g玄参10g 共6剂,每日1剂,加入ml水煎成ml,分两次温服(至少间隔3小时)。 .11.07二诊。患者诉服上方至第三天,咽痛、咽干症状明显减轻。因其本人从事教师行业,讲课劳累,1天前再次出现咽痛、咽干,时有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小紧。辩证为温燥伤肺证,予麻杏石甘汤化裁,具体方药如下: 麻黄5g生石膏25g薄荷10g 牛蒡子15g玄参20g桔梗10g 黄芩10g生甘草10g升麻10g 金银花15g 共5剂,煎服法同上。 .11.21三诊。自诉服用前方后,诸症皆愈。但因工作原因,近两天仍感咽部不适,担心咽痛症状再发。这次前来欲带药回去预防备用。 按:《伤寒论》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该条条文历来争议较多。伤寒大下后,津液亏虚,应之于脉则寸脉沉迟,尺脉难寻甚或不现。结合《金匮要略》中“脉数实者为肺痿,脉数急为肺痈。咳唾脓血”来看,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之症候表现可理解为津液亏虚,热陷于肺的表现。泄利不止则对应的下部脉不至,下部虚了。因此,该条条文病机可理解为上热下虚(寒),寒热错杂兼有津液伤的表现。 再细看麻黄升麻汤的方药组成: 1.麻黄、桂枝、升麻→散邪解表; 2.黄芩、知母、生石膏→解热除烦生津; 3.天冬、玉竹、白芍、当归→滋阴生津养血; 4.白术、干姜、茯苓、生甘草→温中健脾祛饮。 从以上分析,我们或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素体脾胃虚弱的病人不慎感冒后,出现这种寒热、虚实夹杂表现的病机时此方可灵活运用。 回过头来看这位患者初诊时的表现,面色萎黄、形体瘦弱、手脚乏力可理解为其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表现;咽干、咽痛、舌尖红为肺胃热之象;思其1周前感冒病史,表邪尚未全去。故辩证为上热下寒(肺热脾寒),大法可立,方证对应,故效如桴鼓。 二诊因其工作关系,用嗓过度。虑其余热未清,正值气候干燥之时。结合《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甘汤”,再据经验酌情加入利咽散热之品,收效甚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7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普通感冒,对症用药,才能快速起效
- 下一篇文章: 麻黄梁镇教育党支部召开年度组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