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言解表篇麻黄
健康文化普及基地你身边的健康文化科普助手! 驱寒·麻黄 麻黄,中药名。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夫麻黄治卫实上药, 桂枝治卫虚之药。” ——《汤液本草》 “治身上毒风顽痹, 皮肉不仁。” ——《药性论》 “散赤口肿痛,水肿, 风肿,产后血滞。” ——《纲目》 入药部位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归经性味 归经:肺经、膀胱经。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产地 1、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2、乌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3、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常见。 麻黄的用法 主治功效: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使用注意:一般单次用量2~10g。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麻黄发寒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喘咳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麻黄。而且,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黄。 相关配伍: 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三为麻、桂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四与石膏配伍,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麻黄药膳做法 薄荷参黄茶的做法 1.先将薄荷、党参、生石膏30克、生姜、麻黄入清水中洗一洗;生姜去皮,切成姜片;麻黄去根节。 2.把上述原料,共研成粗末,加水适量,煮后去渣取汁,即可。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 3、发汗、利水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炙用。 雪梨麻黄瘦肉汤 1、准备主料:雪梨2个,南、北杏各12克,麻黄8克(中药店均有售),猪瘦肉克,蜜枣3个,如甜食下冰糖,咸食下生姜2片和盐。 2、雪梨洗净,不去皮,切块,去心核;各药材洗净、浸泡;猪瘦肉洗净,不刀切。(咸食则与生姜一起)下瓦煲,加水0毫升(8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食盐或冰糖。 3、能清热降火、润肺止咳。 以上可滑动观看 温馨提示: 黄麻有一定毒性, 请根据医嘱服用。 感谢大家观看。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但也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10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东潮州胆囊息肉4mm患者采用特色疗法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