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下来得多少钱 http://m.39.net/disease/a_5416226.html

白术与苍术临床应用类辨(附:于术、冬术、茅术)

白术与苍术,临床中常相辅而用。

?

白术苦温胜湿,甘香缓中。由于味苦而甘,所以既能燥湿实脾,增强胃肠壁的吸收作用,又能缓脾生津,是脾脏补气的要药。白术还具有安胎,适用于孕妇因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而引起的呕吐、眩晕,以及两足浮肿等胎气不和症。

本品生用有利尿作用,炒黄用能增强健脾开胃功效。

附:

于术:是白术的一种,由于出产于浙江省于潜县,所以叫于术。补脾健胃益气的作用较胜于白术而不燥,因而燥湿的作用不及白术。

冬术:也是白术的一种,由于它是冬季采挖的,所以叫冬术。因冬季它的精华聚于根部,性味甘润,能够滋养脾胃,苦燥之性比白术弱。

?

苍术味辛能散,性温而燥,芳香之气浓厚。能燥湿健脾,散除风湿,主要用于消化不良、湿温发热、肢节酸痛,风湿痹痛等症。又可用于治夜盲症,佝偻病。

本品有动物试验,可降低血糖及缓减心律的作用。

苍术与白术在临床运用的区别,李士材认为:“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混,其力不及白术;脾虚宜用白术培之;胃强可用苍术平之。补脾用白术,运脾用苍术,补运相兼,两者合用。湿盛的实症,多用苍术,脾弱的虚症,多用白术。”这是前人对二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经验总结,可作参考。

附:

茅术:是苍术的另一品种,形态相似,切开内有硃砂点,其质坚小,其味甘醇,补益作用较强。

?

《伤寒论》第三百八十七条桂枝汤各家解说

汤歌: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调营卫,啜粥温服汗易酿。

组成: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9g,甘草(炙)6g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服法:

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服取微汗)。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加减: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禁忌: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当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

《伤寒论》条文: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

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该书将“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以发汗。”二条合讲:

二条虽俱说以桂枝汤治下利后身疼痛,然不独限于下利后也。不拘任何之身疼痛,其证存在,悉以桂枝汤为主治可知矣。

?

曹颖甫《伤寒发微》

此节申明后治其表之例。夫吐利止而身痛不休,原有二因,一为太阳水气凝洹皮毛,则必兼恶寒。一为太阳水气凝洹肌腠,则不兼恶寒。兼恶寒,便当用麻黄汤以达之,所以解表也。不兼恶寒者,但须桂枝汤以和之,所以解肌也。此小大轻重之辨也。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霍乱病的善后。

五苓散中有桂枝。吃了五苓散以后要多饮暖水,汗出则愈。理中汤、理中丸是治中焦寒湿的,吃了理中汤后吐利虽然止了,而身痛不休者,就是里和而表不和。“当消息和解其外”,消息就是斟酌,要斟酌和解其外,还得给他发点儿汗,“宜桂枝汤小和之”,稍微吃点儿桂枝汤,给他发一点儿汗,解解表就好了。因此,桂枝汤是理中汤的一个善后的方子。

?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霍乱这一章挺重要。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这就指着服用理中汤了,吐利是好了。“身疼而不休”,表证还是不了了。那么这个“当消息和解其外”,消息之,和解之,不要大发汗,只能够用桂枝汤小和之。“小和之”,这语气也很含蓄,就是我们用桂枝汤也用小剂量,不要用大量。因为体液丧失太多了,就是发汗也是微似有汗就可以了。

这跟我们讲的《伤寒论》是一样了。先救其里,后救其表。里好了,多少还有一些表证不了了,那么只能够用桂枝汤,没有再大发汗的必要了。(要是大发汗)那就是错了。

底下这几段是相当严重的病,这都不是初期了。

成不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1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