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急症的10种外治法
导读:本文介绍10种外治疗法治疗小儿发热,可作为辅助疗法配合其他治法同用,综合发挥疗效;也可为服药困难的小儿单独使用。 发热外治疗法 作者/张奇文等 1.老生姜适量,煮水泡脚。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以水没至脚踝以上为宜,至全身微汗出为止。 2.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将青蒿、白薇等煮沸后过滤,待药汁温度适宜时温洗患儿全身,洗后穿衣盖被片刻,令微汗出。 3.将麻黄、金银花、山豆根、细辛、薄荷、冰片、甘草等诸药超微粉碎,加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敷脐窝,外用有塑料内衬的胶布固定,每6小时换药1次。用于外感发热、食滞发热。 4.雄黄、栀子、大黄各等分,共为细末,以蛋清调糊,外敷膻中、中脘、神阙,每12小时换药一次。用于食滞发热。 5.薄荷30g,大黄、当归、赤芍、甘草各15g,炒僵蚕6g。将上药加入麻油,文火煎熬,勿令烧焦,滤去药渣,留取药油,加入黄丹、六一散收膏即成。取药膏摊涂于油纸上,敷贴于胸口胃脘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连续2-3天。主治风热表证,亦用于热病初起。 6.银花、连翘、甘草、荆芥穗各12g,桔梗、淡豆豉、薄荷、牛蒡子、淡竹叶各9g。将上药加入麻油,文火煮熬,滤渣取药油,加入黄丹,用桃树枝搅匀,收膏装瓶备用。取药膏摊涂于油纸上,敷贴于天突穴及人迎穴两侧,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用于风热感冒及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7.青蒿g,荆芥30g,薄荷30g,柴胡g,大青叶g,藿香50g。将上药加水ml,煎煮沸10分钟,过滤去渣,用药液先反复擦洗患儿,等药液温度38℃-40℃时,让患儿洗浴20分钟,每日1次。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8.麻黄、桂枝、细辛、陈艾、菖蒲、紫苏、荆芥、青蒿、寒水石各15-30g,加姜、葱熬水,温洗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外感发热。 9.中药直肠给药 (1)栓剂:以水牛角、柴胡、白鲜皮制成退热栓剂,用时塞肛。治疗小儿风热外感发热。 (2)灌肠法:将中药银花、柴胡、黄芩、连翘、荆芥、大青叶、菊花各适量,水煎沸20分钟,取汁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50ml注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令患儿平卧10分钟左右。用于急性发热。 (3)大黄3g,黄连3g,黄芩10g,柴胡12g,金银花20g,薄荷6g,水煮沸20分钟,取汁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50mL注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用于外感发热。 10.柴胡、鱼腥草、龙胆草各30g,煎取浓汁,滴鼻,每日1次。用于外感发热。 本文摘自《实用中医儿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奇文、朱锦善主编。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通过手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心、肝、脾、肺、肾的毒藏在哪里,你知道吗? ※脸上的这些“纹”,每一处都与五脏息息相关! ※心肾相交睡得好,正气足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1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东省禁毒条例
- 下一篇文章: 禁毒知识丨如何识别制毒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