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麻黄汤主治对象为风寒表实证,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如属表寒虚证,或亡血、疮疡、淋病者应禁用。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清代医家柯琴有“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之诫(《伤寒来苏集》)。

麻黄汤,来源于《伤寒论》有“感冒第一方”之称。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又为辛温发汗之代表方。

王小五

我参加投票了,看看四味药,我对了几道?

李小男

没问题,上期我们的介绍是经典名方《麻黄汤》的组成部分

王小五

哦,貌似明白了,快告诉我答案吧!!

李小男

上期答案依次是:1、麻黄;2、桂枝;3、杏仁;4、炙甘草

今天,我们来重点了解经典名方《白虎汤》

麻黄汤

《伤寒论》

本方中,麻黄为君药,发汗以驱在表之寒,宣肺而除风寒之喘;桂枝为臣药,既助君药解肌发表,又可通达营卫。俗云:“麻黄加桂枝,发汗力倍增。”杏仁为佐药,与麻黄一宣一降,使肺气趋于平和;甘草为使药,既调和诸药,又缓和麻、桂发汗之彪性,有护正之功。四药汗中以宣,宣中有降,合肺之本性,解病之原因,用之多效。

本方主治对象为风寒表实证,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如属表寒虚证,或亡血、疮疡、淋病者应禁用。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清代医家柯琴有“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之诫(《伤寒来苏集》)。

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甘草3克。

麻黄解表之首,

桂枝杏草齐投,

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必有。

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水煎服。一般以5~7天为一疗程,一天服一付,一付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者。

本方主治对象为风寒表实证,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如属表寒虚证,或亡血、疮疡、淋病者应禁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肾炎水肿、麻疹初期和儿童银屑病等的治疗。

一剂,水煎,分三次服,每四小时服一次。

次日走访,谓服第一次药后,觉怕冷稍减;服第二次后,得汗,觉头痛身疼去十之六七;服完第三次药,觉全身轻松,热退神清,尽剂而愈。

四大主角介绍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杏仁:是蔷薇科杏的种子,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苦杏仁苷。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炙甘草: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若您有好的文章,或阅读经典感悟,或最想知道的养生常识,我们都非常期待您的踊跃投稿。

北京同仁堂唐山连锁企划部邮箱:

tstrtqihuabu

.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