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颗粒,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小柴胡颗粒的成分中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岑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散热疏和肝,解胃。表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小柴胡颗粒-不同用法治不同病症

1.治风热感冒,不用于风寒感冒

症状:口苦口干,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或咳吐黄痰,眼睛干涩红肿,偏头痛,鼻干唇干,浑身燥热难受等等。

用法:小柴胡冲剂,冲温开水,内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2.咽喉肿痛

症状:咽喉肿痛、干涩等等,是目前常见病。

用法:温开水冲小柴胡冲剂,送服甘草片。或用生甘草、桔梗10-20克,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注意:甘草片婴幼儿慎用)

3.眼睛感染疾病

结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症见眼睛红肿、发热、干涩、眼屎多等等均可用小柴胡冲剂。

用法:菊花,或银花连翘,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内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4.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发炎,是常见病。一般都是用西药消炎。小柴胡冲剂副作用较少

用法:小柴胡冲剂大剂量服用一次3到5袋,一天三次。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疗效更佳。腹泻者,可加大蒜一头同煮。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中医看来,此病多为湿热郁表所致。治宜清热化湿。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各50克,生姜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6.口腔溃疡

用法:干姜、高良姜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5-8袋,一天三次。大蒜捣泥贴敷涌泉,可做辅助。

7.腮腺炎、扁桃体炎

腮腺炎、扁桃体炎都是常见病,儿童尤其多发。症见两腮红肿疼痛,咽喉干涩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干等等。

用法:发热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银花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发热怕冷者,用生姜、大枣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8.皮肤瘙痒、过敏

皮肤瘙痒、过敏者,多属内有郁热,热邪趋表而不能发越,因此瘙痒。一般可用桂枝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解决。但小柴胡冲剂也可以治愈。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花椒一撮,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3次。保持衣着暖和,忌食辣椒、鱼腥等。

9.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多为肝胆郁结,热扰心神所致。治宜疏肝清热,养心安神。

用法:浮小麦30克、桂圆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便溏者加大蒜一头,小便黄赤者加车前草50克,与上面浮小麦等同煮。

10.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很多胃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症见恶心、呕吐、胃胀、嘈杂、反酸、心烦、口苦、口干、胸闷、心悸等等,往往是胆热胃寒、胆热犯胃所致。治宜清胆温胃。

用法:生姜50克、陈皮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附---年8月21?日,再论钱老同我共认的中药配方应遵循的三则三功的当代科学语境的解读(具体考察清肺排毒方中第三小经方/小柴胡汤)

各位领导、卫健委_管理部门的朋友们、不明病毒感染网友们,您们好!

在此次抗疫战争中,清肺排毒方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以为是由一位大師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四个小经方连接的。当初看这个21种药味的方子時,的确看刭其中充滿着三则三功的内秘,所以当時我在用当代科学语境解读这个方子時,一再说这个方子很可能是个由一位国医特大師作的名作。但最近知道是葛又文先生之作,听说他是一位民间中医,且年才拿刭正式行医证。可见有的真中医藏在民间中医之间!

当年,在钱老促动下,也分析过张仲景的《伤寒论》许多方剂,结合《內经》五运六气学说的有关配药工程的指导思想,钱老同我共同拟合出一种思路:配方应具有三大原则及三大功能(简称三则三功):

基于以上的观点在前几文中先分析过清肺排毒方中第一个小经方/麻杏石甘汤:看來主要解决包排和击毁病毒的问题,如

1,麻黄(功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其包排参数K(r1十r2)~10,不得了,具有高度的包排攻能!

2,杏仁(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言外之意,可以打散固便,其通天气能参数K/(r1×r2)~~,这数很大,可以润化宿便,最重要的是击毁病毒的复制催化中心!

3,甘草(功能:益气补中,調和药性、缓急止痛、解毒)。言好之意,补阳气,和解各药,像东北甘草K=3.,r1=0.,r2=1.。但在本方里没有针对胸腺及脾肾肝肺心的升阳的中药。这样,我们再看看第二个五苓散经方里的情况:

1,桂枝

K=3.,

r1=0.,r2=0.

KKr1/r2=7.40,(十十十十)与胸腺值8.25,相当近,钱老和我共同称《天机中药》。这一中药使病毒感染病人的免疫后遗症大大变小!

2,茯苓(东北)

K=4.

r1=0.,r2=0.,对骨骼肌有好处,增加体能!

3,泽泻

K=4.44

r1=0.r2=0.

这是阴中之阳的中药,该药对提升病者的正气大有好处!

4,猪苓

K=3.69

r1=0.,r2=0.

KKr1/r2=10.65(十十十十,与骨骼肌值10.91(十十十十)非常接近,故钱老在世時,我们也叫《天机中药》!

5,白术

K=5.

r1=0.r2=0.

可见这是阴中之阴的中药,对病人起良好的滋阴作用。由上可知第二个小方经主要解决两大事:一是维护胸腺在内的免疫系统,二是修复身上力源骨骼肌!还顺帶解决了升阳正气及滋阴之问题。

从上述两个经方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满足了三则三功的要求了!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小经方/小柴胡汤方(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葛先生在清肺排毒方里删掉了人参和大枣,只留其他五种中药材:

柴胡

K=4.62

r1=0.r2=0.39

可见这是典型的阴中之阳的中药,用來升阳正气,同第二方里译泻相当。可见这是加強型中药!

黃芩

K=3.70

r1=0.r2=0.

是十十十十的中药,相当接近于第二小经方里猪苓,对加強骨骼肌有良好的作用,可见这是加強型中药!

半夏

K=4.

r1=0.r2=0.12

葛先生非常英明,因这个中药的通天气能Eq=K/(r1+r2)~,远比第一方里杏仁高,以阳精高电位,击毁病毒复制催化中心,起决定性作用!

生姜

K=3.25

r1=0.r2=0.

Eq=~~

可见对灭毒有补強作用

甘草(东北)

K=3.r1=0.r2=1.

此時甘草能调合各中药之间阴阳调合作用,並其包排常数K(r1+r2)~8,故对第一方的麻黄起补強作用。由上可以看出,第三个经方里能推出半夏中药是极为重要的方略!人参和大枣,因不在大方里,故在此先暂略。

下次再论第四小方。

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原北化大学术委主任

听钱老劝导学《内经》配药的学者,

现任世界华人报网总编

金日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