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寒金匮的脉证初探缓脉篇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前言 笔者最近在复习《金匮要略》,其实,就是又仔细的读胡希恕老先生晚年《金匮要略》的讲课录音。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看到了一段让笔者脑洞大开的话:“仲景这个脉法,关以下候里,关以上候表。”(笔者补脑洞:关则候“半表半里”了)“关上小紧”:关上——候表,“小紧,紧的不大厉害,他受的是微风(寒?)”紧——提示受(风)寒。“寸口关上微”……也是津液不足于哪呢?不足于表。“尺中小紧”,跟那个“关下”一样,那么尺(脉)以候里了,风寒进到里头去了。脑洞大开因为,惯性思维,或者说一直都是这么被教的:浮,主表(证),轻取则得,重按稍减而不空。现在胡老提出“仲景的脉诊,寸候表、尺候里、关候半表半里”。按这个胡老的看法,那么笔者之前读伤寒论很多不太理解的地方,都豁然开朗,寸部候了表。而脉的形态:浮主风,紧主寒。那么寸部脉出现了浮紧的变化证据,那提示就是表风寒,那是麻黄汤的脉证。“阳浮(缓)而阴弱”寸部出现了浮缓的变化证据,浮主风,那是表(太阳)中风,加了“阴弱”,就算是2种理解:①重按是弱的;②尺部是弱的。“脉弱”是形态变化,都提示津液、营血的不足。那是桂枝汤的脉证。而笔者在旁边的地方还把自己对高尿酸血症的朋友的“尺部”脉浮的表现写了出来(胡老:“尺脉浮,大多数是肾有热的情况”),那目前笔者处理这样的高尿酸血症的朋友,基本方也是萆薢渗湿汤。确实有效。正因为如此,笔者又把之前在经方沙龙论坛曾经发表过的系列文章找到了出来。决定重新再编辑,把这几年的新的体会,加进去,发表到这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8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制毒物品犯罪辩护二涉麻黄碱类复方制剂
- 下一篇文章: 娄绍昆解构栀子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