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黄帝内经》《伤寒论》

好了,接下来要学习经典,中医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和《神农本草经》可以随便翻一翻,不是说这两本不重要,只是可能临床价值没有那么高。

《黄帝内经》古奥难懂,不是文言文学的好,就能看的懂,《伤寒论》更是,里面有很多省笔和倒装句式。可以买《黄帝内经》白话解来看,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书,学习《黄帝内经》是为了加深中医思维的理解,里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疾病与天气,节令变化的关系,人要采取的养生之道,有一些章节建议全文背诵,比如《阴阳应象大论》《上古天真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等,我举个《灵兰秘典论》的一段为例: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出焉,气化则能生矣。

这篇文章的作者很精炼的总结了中医脏腑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并用一种“取象比类”的思维,对它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类比。可以说,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其主要就是让我们养成“取象比类”的思维。

《黄帝内经》还有十三个方剂,比如生铁落饮,半夏秫米汤,还有乌贼骨茜草汤等,我曾用过,乌贼骨和茜草,加上别的药,治疗崩漏患者,取得不错的效果。

学习《伤寒论》会比《黄帝内经》更艰难一点,《伤寒论》的实用价值太大了,如果能坚持的话,请全文背诵,当然,我们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地背诵,关于《伤寒论》的阐述和发挥,历朝历代的书,浩如烟海,泥沙俱下,比较有名的有三个:成无己,尤在泾,柯韵伯,他们的阐述较为简略且亦为掌握,还有我比较推崇张锡纯的注解,他的注解可操作性更强,如果觉得这些都比较古奥难懂,还有今人的注释,我比较推荐的就是《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和《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

《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我们之前提到了脏腑辨证,八纲辨证,这里主要学习六经辨证:太阳经证,阳明经证,少阳经证,太阴经证,少阴经证,厥阴经证。我是按照它们传导顺序排列,当然,还有并病和合病,还有直中。每种证型又分为经证和腑证。由此诞生了流传至今的经方派,与之对应的就是时方派。

《伤寒论》里面掌握基本证型,比如太阳证,有太阳中风表实证,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伤寒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每种证型的病因病机不同,治疗也就不同。

《金匮要略》是杂病部分,共25篇,包括了四十多种疾病,比如百合病,历节病,阴阳易,虚劳,胸痹,奔豚气,痰饮,黄疸,血痹等。共有首方子,用药种。张仲景的方子一般用药很少,就几种,但偶尔也有用药比较多的方剂,比如鳖甲煎丸,薯蓣丸,可以的话,也尽量全文背诵,方子牢记治法治则,当然我们效古也不泥于古,近现代很多医家都在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证,所谓方证,就是以方测证,比如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白虎汤证,现在的经方派也是走的这个方向,在伤寒的基本方上,进行通便化裁。

建议背诵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便于记忆。

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掌握了,就到了积累临床经验和增加学识并行的阶段,医学是个苦差事,要下苦功,我建议阅读近现代名老的医案,比如夏桂成的妇科,干祖望的五官科,皮持衡的肾病科,各个医家可以兼收并蓄,有一些医家也很有特色,比如朱良春对于虫药的发挥,孙曼之对于风药的研究,还有施今墨的对药,还有非常出名的火神派,无论何种学说都可以去芜存菁。

有很多中医认为,过去一些名家,比如金元四大家,还有明清时期的一些医家的书也要翻阅,怎么说呢,这里要鉴别,我看过一些书,可能对临床裨益不大,但有些人,我非常推崇,比如叶天士,他算的上是现代”络病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久痛入络,久病入络,久虚入络”,还认为虫类药是”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他为虫类药的运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他的《临证指南医案》。

还有一个就是傅青主,这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留下一本书,叫《傅青主女科》。这本书是治疗妇科病的专书,对后世影响很大,里面的方剂,很多现在还在运用,比如完带汤,加减逍遥散,易黄汤等。

好了,中医的自学,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时间,我下次会总结中医针灸的学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cf/1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