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未有江铁桥,世上却有恽铁樵
最近电视剧《老中医》正在热播,翁泉海的弟子来了原来是名噪齐鲁的名医江铁桥的儿子,剧中说江铁桥生前曾经多次写文章抨击翁泉海,临终嘱咐儿子来了隐姓埋名向翁泉海求教,定能有所成就。可是我们检点历史,并无江铁桥其人,却有一位称之为恽铁樵的名医,并且他们有姻亲关系。说起这恽铁樵,还真是不容易。自幼孤苦,5岁丧父,11岁丧母,无父何恃,无母何怙,因此由族人抚养长大。恽铁樵13岁就读于私塾,16岁考中秀才。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年毕业后,先后赴湖南长沙某校及上海浦东中学执鞭任教。年,应商务印书馆张菊生先生聘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次年,主编《小说月报》,以翻译西洋小说而著称于文坛。原本,他定然是做了中国著名的小说翻译家的。又或者是文学家。因为他当时的在中国文学的圈子里地位可是举足轻重。就连鲁迅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他发现的,而且还配发了按语,给打算做一个文学家的青年鲁迅以极大的支持,多年以后回忆时还要提起。象徐悲鸿,当年也是只一个艺术青年,也是他慧眼识人。后来成了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的张恨水也多得他的提携。此外象叶圣陶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他发的。这些人后来都很佩服恽的眼光。若论对于中国文学的功劳,恽铁樵的功绩自然不用多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恽铁樵却弃文从医,他在《保赤新书》里坦诚其中的理由便是因为孩子死了才去学医的,接连死了9个,其中3个是儿子,6个是女儿。他沉痛地回忆道:“我曾死过三个儿子,六个女儿,最小的几个月,最大的十一二岁。我的九个小孩,死法个个不同,有的是出痧子,有的烂喉痧,有的慢惊、疳积,也有伤寒、温病、急惊。总之凡是小孩会生的病,我的小孩都病过。而且不病则已,病了是由轻变重、由重而死。我在上海二十年,有名的中医请教过二十余人,中国人留学回来的西医请教过七八位,真正地道西洋来路货,黄头发绿眼睛的著名西医也请教过三位。更有推惊的、挑痧的、教会里的童真姑娘,还有算命的瞎子,解星宿的道士,关亡的巫婆,都是每年要请教几次的。唉,不必说了。单就我所请教的人物看来,就可以知道我们当日的苦况,真是酸甜苦辣,无味不尝。”那一刻,恽的痛苦,只有问老天了!“有一等人家,小孩非常只矜贵,每到两岁三岁就生病死了,至多也不过六七岁,十一二岁。他家的小孩,除非不病,病了总是不可救药。请小儿科会死,请大方脉也会死,请中国医会死,请西医也会死,弄得做爷娘的,遇到小孩生病,心惊胆裂,简直无法可想,这是何等可惨的事。在身当其境想来,别人家的小孩,长大成人很是容易,独有我家小孩,竟是天不许他长大的。不过老天既不许他长大,为甚又许他生出来呢?这不是不讲理么?”“我从三十五岁那年起,从无可奈何之中,生出一个觉悟来,以为求人不如求己,发愤读医书,发下重誓,要做一个能自救兼能救人的医生。”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保住了以后的孩子。这一年他的第四个儿子,又病了。“恽铁樵之四公子又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请来的医生又是老一套,“遍请诸医家,其所疏方,仍不外乎历次所用之豆豉,山桅,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象贝等味。服药后,热势依然,喘益加剧”。心惊胆裂的恽先生“乃终夜不寝,绕室踌躇”。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迨天微明,乃毅然曰: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之病而何?乃援笔书: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持方与夫人曰:吾三儿皆死于是,今四儿病,医家又谢不敏。与其坐而待毙,曷若含药而亡!夫人默然。嗣以计无他出,乃即配药煎服。”这恐怕是先生开的第一副药。但他似乎还很放心。“先生则仍至商务印书馆服务”。但是,他的判断却是极准的,这一次他对了。“及归,见病儿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续予药,竟得汗出喘平而愈。”此后,恽铁樵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治疗好了好几个朋友的小孩。其中一个为了表示感谢,在报纸上登广告说:“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恽于是医名大盛!年,他终于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正式挂牌行医,尤其擅长儿科。年,与国学大师章太炎及其弟子张破浪等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函教授学社”,也即后人所熟知的“铁樵函授中医学校”,遂成一代大师。恽氏门人弟子当中,较有影响者,如章巨膺、徐衡之、顾雨时、何公度、陆渊雷、庄时俊等,均成为日后中医学界的骨干力量。而恽在自己的书里,这样说自己,“我常常想,假使我能做一个医生,遇着人家小孩生病,假如他的病是我的儿女生过的我都能救他,那我的儿女不算白死了。我如今有五个小孩,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最小的儿子也有十岁了,他是从没有吃过别个医生的药。恽铁樵再也坐不住了,他与妻子商量,决定自己为儿子治病。最后他自己开了一张《仲景伤寒论》上的一个方子:麻黄七分,桂子七分,杏仁、甘草这几个很简单的一个经方,吃了以后发烧就退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很有感触,亲身体验到临床疗效的恽铁樵坚信了中医的疗效。他仔细研究中医典籍,分析各种病例。有时,患病的亲朋好友吃了他的药后,也很快痊愈了,这让恽铁樵越来越有信心。从此,恽铁樵名声大振,求医问药的患者络绎不绝。他的业余时间已经忙不过来。年,恽铁樵辞去了《小说月报》主编的职务,正式挂牌行医。恽铁樵是位临床医师,对外感热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把热病的发展归纳为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等浅深不同的两个层次和阴阳胜复的四个步骤。把温病分成伤寒和非伤寒两个系,编著了《热病讲义》《温病明理》等热病专著。对小儿惊风的治疗尤有独到的心得,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寒,内挟食滞,兼受惊怖而成,重心在于胃热,肝胆亦热,治疗当清热降火为主,消导食积为辅,可寻伤寒温病之法发汗透泄,使热外出不至上攻于脑,麻黄葛根在所不忌,反对妄用回春丹、金鼠屎等香窜镇惊之药。晚年自制安脑丸,方用:金钱白花蛇6条、全蝎9克、白附子4.5克、生川乌6克、天麻9克、明雄60克、薄荷9克、梅片9克、独活15克、麻黄60克、犀黄4.5克、麝香3克。一般发热有惊风先兆,退热为主合葛根、黄芩、黄连、龙胆草;惊风已见合蝎尾、天麻、防风、知母、独活、归身、薄荷、生地、龙胆草;角弓反张合犀角、蝎尾、龙胆草、生地、薄荷、防风、川连、独活等,煎汤化服,每有良好效果。恽铁樵40岁即患重听,因此,开业时常以笔墨询问病情,与人谈话常高声大笑。办学后,白昼诊病,晚上讲课,午夜握管著述,落笔千言,滔滔不绝,整天仅睡4~5小时而已,终年累月,积劳成疾,年病心痛一手不仁,携全家赴苏州寓章太炎家中养病,由子恽道周留沪代诊,临行时嘱毋矜所能,饰所不能,毋嫉人能,形所不能,勤求古训,持之以恒,足见其医德之高尚。在此期间著述了《临床笔记》、《金匮方论》等。年足不能步,每日视诊数号,即卧榻休息,口授由女儿恽慧庄执笔,著述了《霍乱新论》、《梅疮见恒录》。年卧床不起,7月溽暑高热而逝,年仅58岁。临终前一天犹改定《霍乱新论》,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炬烛成灰泪始干,为中医学术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恽铁樵,名树珏,铁樵为其字,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生于清光绪四年(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年),江苏武进人,近代著名中医。著有《药庵医学丛书》和多部中医函授学校讲义。在学术思想方面,对《内经》、《伤寒论》及温病学多有阐释和发挥;在临床经验方面,内外妇儿各科兼通,尤在儿科病证方面颇有心得;创办函授学校,培养后学。恽铁樵一生自强不息,坚持与民族虚无主义和废止中医派斗争,强调发展中医必须坚持以中医为主,注重中医思维,捍卫中医旗帜,开拓创新,为近代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恽铁樵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cf/11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家都觉得中医很玄妙,那么普通人中医怎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