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应用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版)高清PDF免费下载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22卷高清PDF免费下载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大抵附子剂的主治疾患,依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记载一一临床应用也是一样一一概括之,有下列数种: A、主治疼痛(与桂枝、白术、茯苓并用): 1.桂枝加附子汤(伤寒)“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太阳上篇) 2.桂枝芍药汤(金匮)“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贏、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中风历节病) 3.桂枝附子汤(金匮)。 4.桂枝加白术汤(金匮)“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痉湿暍) 5.甘草附子汤(伤寒)“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太阳下篇) 6.附子汤(伤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太阳下篇) 7.真武汤(伤寒)“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痢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痢,或呕者。”(少阴篇) 此外如《金匮要略》之薏苡仁附子败酱散治肠痈、薏苡仁附子散治胸痹缓急痛、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皆是以附子之热破寒积。 B.主治厥冷(与干姜并用): 1.干姜附子汤(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太阳上篇) 2.四逆汤(伤寒)“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太阴篇) 3.通脉四逆汤(伤寒)“少阴病,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痢止脉不出者。”(少阴篇) 4.附子梗米汤(金匮)“腹中寒疝,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腹满寒疝) 5.乌梅丸(伤寒)“……此为藏寒……”(厥阴篇) C.主治恶寒(与桂枝、麻黄、细辛、甘草并用): 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太阳上篇) 2.芍药甘草附子汤(伤寒)“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太阳中篇) 3.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少阴篇) 4.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水气病) 5.越婢加附子汤(金匮)“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无汗出,无大热。”(水气病) 6.麻黄附子汤(金匮)“水气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水气,发其汗则已。”(水气病) 7.附子泻心汤(伤寒)“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太阳下篇)。 以上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重要附子剂,亦为经方派繁用剂,如果再参照时方派之附子理中汤、十全大补汤加附子、大防风汤、沉香天麻汤之类,则对于附子剂的应用范围之广泛,当更加了解。 《中医证候学》免费下载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22卷高清PDF免费下载 中医在线视频课程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cf/7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劝告大家农村这种不长ldquo叶子
- 下一篇文章: 辽阳疫情快报辽宁无新增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