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开始讲各论。

上节课呢,我给大家讲的是这个总论的部分,总论的部分当然不可能就仅仅我们上节课讲的中药的性能的问题,那么其它的内容大家就自己复习了,因为都比较直观,就是不管哪一版的教材,凡是直接的能获取的知识,我们尽量就不讲,不占用大家的时间,只有一些比较具有典型的突出的,那么我尽量的讲的慢一些。以前我在伤寒论的课当中讲过的一些药物呢,那也尽量都不讲了,免得重复,这是我们的原则。今天按照大家教材的习惯,我们还是来讲各论的第一章,大家这样子就不用翻来翻去,翻书太麻烦啊。基本上各版教材各论的第一章应该都讲的是解表药。

有一些书称为解表剂,解表药,都是一样的没问题。分类方法呢,老式的方法呢,把所谓的解表药分成两大类,一个叫辛温解表,一个叫辛凉解表,其实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因为这个是用一个治法来代替的药物分类,其实不是很妥。所以呢,现在有很多书,把它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这样来分。

我们讲这个解表药的时候,我着重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把这一个问题抛出来或者作为重点的来描述呢?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些年的教学当中啊,尤其是在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课程当中的一个过渡的遗憾。咱们学过本科教学的人都知道,临床医学它有一个课程,有一个很明确的分类,称为基础课与专业课,中间其实是有一个叫专业基础课过度的。我举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了,你看到的生物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这属于什么呢?这属于基础。那么在临床课之前,还有一些课非常重要,例如病理生理学,这些是作为临床和基础课程的一个交接的过程,现代医学它分的其实是比较清楚的。但是我们中医的课呢,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就是从我们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到我们的临床课缺乏一个过渡。药物的理解,对于药物应用的这个过程当中的理解,其实也是有一个过渡的;或者说我们需要有一个更深入的,对大家有帮助的在临床应用的这么一个东西,其实是有所欠缺的。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再把这个话又要重新讲一讲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解表药是干嘛的?我在不同的场合啊,中医爱好者、专业的、本科的、研究生的,还包括我在临床带教的过程当中,问过不同的同学,95%以上的同学几乎都回答我,解表药是治感冒的。为什么?因为在他的思想里,在他的理解里,解表药就是跟治疗治疗感冒是等同的,而且这个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这一个就是我们基础教学的失败,或者说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地方。为什么很多人对于药物,对于处方,对于下一步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能不能达到很好的疗效,或者说我们临床中药学这个东西的核心,你要去突破,最难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基础知识。你如果不把这些基础的东西搞清楚,你临床用药,永远还是以前那套东西。这是个很麻烦的事儿,为什么呢?因为你贴了这么一个标签,把解表药等于治疗感冒的药,那你就大大缩小了这一大类药物的使用。所以你一看到麻黄,你只知道它能辛温发汗,你只知道这样,因为你对这一类的药物,贴了一个深深的标签,这个药就是治疗感冒的,所以你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巩膜出血还能用麻黄!为什么皮疹也能用麻黄!为什么疮疡肿毒也在用麻黄!因为它的概念当中这一类的疾病有一个标签就是感冒的,所以这个东西是要理清楚的啊。所以那么我们第一点要跟大家讲清楚,其实解表药这一类的药,更合适的称呼方法其实是什么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也为了帮助大家对继往的这个东西的一个纠正啊,其实可以把解表药称为祛风药更为合适。这是我今天晚上要讲的第一个东西啊。

大家可以等会儿可以回过来听听,或者说揣摩揣摩我个人这样的分析是不是有道理。我喜欢把解表药往祛风剂来考虑,因为这一类的药物都有一个特征,几乎都是辛味的,都具有发散的作用。因为解表药的定义是怎么定义的呢?这个定义是我们前辈们总结出来的,书上的概念非常准确,它说啊,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物。ok!我觉得非常ok!这里有一个核心,第一是发散表邪,说明这个邪在表;第二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cf/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