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书友的小经验两则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不独稿箱中的邮件是书友的经验分享,每日文章的评论,也都饱含了同行的心得和经验。所以我们说,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是一种享受。(编辑/王超) 威灵仙在跟痛症中的应用 作者/魏佳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本品辛散温通,味咸兼软,走窜力强,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本草正义》说:“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虽不大,但治疗却十分困难。本病特点是初立、初行即疼痛甚剧,活动一会儿就会好一些,活动后则气血流通,本病缓解。本病之疼痛虽由多种原因所致,但临床观察因骨刺导致者很多,但骨刺用补肾的方法以缓图治之疗效并不满意。 古书对本症的记述不多,今人有用灸法、针法治疗的,也有用中药汤药或熏洗治疗的。结合治疗本症的中药方及翻阅偏方验方书籍,发现治疗本症的方剂中,威灵仙出现的频率极高。 本人通过临床实践,自拟方以威灵仙为主药,按比例配入川芎、白芥子为药,打粉成粗末,用醋调配为泥状,直接敷于足跟处,发现止痛效果甚好,对多数病例都能在一至两天显效,一般三次基本缓解。此方虽不能消除骨刺,但止痛效果快,贴敷方便,患者愿意接受。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快速止痛使病人能增加治疗的信心。本方起效关键在于药物的比例,不同比例,止痛效果不一。 推荐阅读: 治愈足跟痛,这个足浴方就够了 “灸”治足跟痛,思路不一样 舌胖有痕或为热舌红质瘦亦有寒 作者/高旭坤 知常易,达变难。由常达变是个漫长而艰苦地过程,需要临床长期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探索。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有“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之叹。在教科书及众多的舌诊资料中,舌质红瘦多主热,舌胖有痕多为寒(虚),此其常也。 我跟随刘鸣老师临诊十余年,深感证候之多变,尤感临证诊治之难,阅一年则多一年之悔悟,历一证则经一证之困难。其中,最感困难者,当属如何正确诊断。完全按常规诊治有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随着学习、实践的深入,颇感临床既需知常,更应达变。今择随师诊治验案二则,说明知常达变之重要,探求随机应变之奥妙。 例一: 发热。患者发热38℃,不恶寒,无身痛,口干汗少,喷嚏微咳,痰不多,尿频。舌红质瘦,中见薄黄乏津苔,脉右大。去冬今春流感肆虐,据症诊为新感引动伏邪,拟用葱豉桔梗、加减葳蕤、竹叶石膏诸汤合方,一剂热退。 讵料数小时后其热复作,乃知辨证施治有误,料想患者必有隐情。 再诊,反复观察,师据尿频(约半小时/次)而悟:此舌红质瘦乃多尿脱津,舌体不充而坚敛所致。改用肾气丸合麻黄附子甘草汤,一剂热退而愈。 本案初看极似温病,用寒凉清解有效,旋而又热,实由肾气衰惫,不能固摄,不仅津脱于下,更见相火浮越于外,故用补肾固元,导龙归海法而愈。可见四诊合参,全面观察,排除假象的重要。 例二: 刘师自诊。面痛(颅脑手术后三叉神经痛?)。其痛呈电击样剧烈阵痛,多食易饥,耳鸣,目昏,少寐,视物不清,左脉弱,右关滑大,舌淡胖有痕。众医友据舌证主用肾气丸,数剂后头面疖肿不断,面痛不缓。 师再辨,思之:晨起饮水数杯,因诊务繁忙,时常半日无暇排尿,忍尿不解,水湿潴留,舌则胖大有痕,此舌非为阳弱,助阳温补不惟不效反致疖肿可以为证,乃据善食易饥,目光炯炯,少寐,语声洪亮,右关独大,断为胃火反侮乙木,风火相煽,循经上攻,改用疏风清泄,通络止痛法二剂而痛除。 由此可见:“舌胖有痕或为热”。此胖大齿痕舌当为水停于内,风火气逆上攻之象,实非阳虚所成,亦属常中之变。 据此,刘师补充了胖大齿痕舌所主的几种病因:1.脾肾阳虚水停。2.肝脏气血郁滞。3.气逆于上而兼火浮。 刘师临证重视问诊、脉诊、望闻二诊贯穿其间,问诊尤为详细,可增加临床疗效。 推荐阅读 王乐亭总结的舌苔短文(内有肝炎舌苔的样子) 简明舌脉要诀,学会这些辨证也没那么难!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魏佳,高旭坤。编辑/王超,校对/郑宇、惠芬。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中医书友会已取得授权。 I投稿邮箱tg lingl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b/10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找回中国人丧失的思维方式正统本草思
- 下一篇文章: 收藏味最全的常用中药显著特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