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奥密克戎感染防治
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pf/a_10967962.html 为应对本次以“奥密克戎”为主的新冠疫情,长春中医药大学COVID-19救治专家组组长王檀教授团队结合武汉、舒兰、通化、长春等吉林地区抗疫经验以及本次奥密克戎感染的特点,在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长春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基础上,现将防治方案修订如下: 导致本次传染病的直接因素是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仍为“疫毒”,病属“寒湿疫”。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为发病基础。结合近期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后骤降,吉林出现冰雪天气,寒湿尤盛。密克克戎变异株感染的病机特点为在寒湿基础上,早期以“邪郁肌腠,寒热错杂”为主;犯肺期患者呈现出“寒、湿、瘀、虚、痹”等病证表现;少部分患者尤其是重症会出现“痈”变。但本次疫情(奥密克戎)呈现出了感染者年轻化、强传染性、普通型及轻型居多、转阴慢的特点。 1.中医预防方案 1.1预防人群 1.1.1密接及次密接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露的高危科室医护人群、暴露于确定或临床疑似病例的人员 1.1.2中高风险地区人群 1.1.3社区人群 1.2预防措施: 1.2.1密接及次密接人群、中高风险地区人群 在常规防护基础上以代茶饮处方进行预防。 寒湿状态:畏寒肢冷,口淡粘腻,体胖,易恶心,不思饮食,乏力,大便稀或溏粘不成形,或伴关节疼痛、肢体肿胀,舌淡苔腻。 治法:散寒除湿,辟疫扶正 在常规防护基础上以简易代茶饮处方进行预防。 苍术10g,炙甘草5g,厚朴5g,陈皮10g,干姜5g,大枣5g,连翘7g日1付,上药以养生壶、煮茶器等容器,清水mL/付,冷水入药,煎煮20分钟,香气出,代茶饮。 建议服用时间:7~14天 *建议除湿防疫代茶饮全员覆盖 对于密接和次密接人群可使用寒湿疫方半量(仝小林院士方),处方如下: 生麻黄3g,生石膏7.5g,杏仁4.5g,羌活7.5g,葶苈子7.5g贯众4.5g,地龙7.5g,徐长卿7.5g,藿香7.5g,佩兰4.5g,苍术7.5g,云苓22.5g,生白术15g,焦三仙各4.5g,厚朴7.5g,焦槟榔4.5g,煨草4.5g,生姜7.5g日1付,早晚分服,每次ml,连服14天,温服。 2.治疗方案 基本原则:消除症状,截断病情,尽快转阴。 重症及危重症的成因: (1)体内寒湿极盛,肺为饮邪所困,疫毒犯肺导致血中津液因拒邪外泄。肺气重困,不得主气,浊不出,清不入,浊气内盛害于清窍,可见神昏、害于五脏则五脏损。 (2)疫毒挟痰饮,肌腠不解,郁热内生化火,火毒伤络,同时火邪耗气伤阴,或火邪挟疫毒痹肺,气阴两伤,治则当以益气养阴、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3)肺为邪困,大肠积滞(多见老年体弱,基础较差的患者)。疫毒损于肺,肃降不及,大肠传导失常化物成滞,浊气不得下行,反上逆而达于上焦,心肺为之害。 (4)心失于守护,君主势危,一则肺气不佐于心,心劳而衰,二则疫毒痹阻肺络,气机为之壅,迁延则化火成毒,伤阴耗液,心神失养而躁动不宁,心神失守。 (5)阳气损耗(脾肾)疫毒挟湿滞于肺络,化火成毒。 2.1早期(卫表期) 2.1.1疫毒外袭,寒湿内盛(轻型或普通型) 症见:恶寒发热,或无发热,无汗,头疼身重,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喷嚏,胸闷咳嗽,痰多色白,面色淡或青灰,手足欠温,或见恶心,呕吐,腹泻,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浮或浮紧。 治法:散寒除湿,宣肺解表 处方: 荆芥15g防风15g羌活15g川芎10g独活15g柴胡15g白前10g桔梗10g枳壳15g炒苍术30g茯苓30g炙甘草5g 3~5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可配合使用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 2.1.2邪郁肌腠,肺经郁火(轻型或普通型) 症见:①高热身痛,恶寒轻微,喘促气急,或有汗或无汗,头痛面赤,心烦不眠,痰黄难咳,或无痰,鼻干口渴。舌尖红赤,苔薄白而干或黄燥,脉滑数或细数。②或无发热,仅有口干,咽干或咽痛,口苦乏力或肢体痛楚,舌红少津,脉略沉弦,或浮洪。 治法:解肌清热,宣肺化痰 处方: 柴胡20g葛根15g荆芥15g羌活15g防风15g白芷10g生麻黄10g生石膏(先煎)60g杏仁10g栀子10g生黄芩15g知母10g生甘草10g连翘30g玄参15g 3~5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可配合使用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 2.2伤肺期 2.2.1初期:疫毒寒湿痹肺(普通型) 症见:咳嗽,或为干咳,或痰稀多泡沫,动则气短,面色暗滞,手足逆冷。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或沉细。 治法:温肺化湿,除痹通络 处方: 生麻黄10g白芍15g桂枝15g细辛3g天花粉15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干姜10g桃仁10g没药10g豨莶草30g威灵仙15g炒蜂房5g苍术30g厚朴15g 5~7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胸中燥热,加生石膏30-50g;大肠积滞者,加枳实15g、黄连15g、生大黄10g、茯苓20g、泽泻10g,以通为用,中病即止。 2.2.2中期:气阴两伤,热毒痹肺(普通型或重型) 症见:胸闷气短,乏力,咳嗽喘促气急,咳痰色黄粘稠量多,自汗盗汗,夜眠不宁,舌红少苔,脉沉数、沉细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解毒除疫 处方: 生黄芪50g当归20g生地30g熟地15g黄芩15g黄连15g黄柏15g芦根(单包)50g生苡仁30g桃仁10g冬瓜子10g浙贝15g知母10g赤芍30g连翘20g 7-10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便秘加生大黄10g(后下),腹泻加葛根15g;痰粘难咳加全瓜蒌30g,天花粉15g,胆星5g。 可配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 2.2.3重症期:脾肾虚冷,瘀毒化痈 症见:发热或无发热,咳喘气急,动则尤甚,咳吐大量黄脓痰或痰中带血或脓血痰或无痰,心胸憋闷灼热,或伴有胸背痛,面色晦暗或潮红,口干渴,手足欠温。舌胖紫暗,苔厚腻或微黄而燥,或光亮无胎,脉浮大而数。 治法:温补脾肾,消痈散结 处方: 干姜15g人参(另炖)15g炒白术20g炙甘草10g蜜麻黄7g生苡仁50g冬瓜仁15g败酱草15g炒桃仁10g芦根(单包)50g赤芍20g生黄芪50g肉桂5g茯苓15g黑顺片(先煎)7g 7~10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有发热加细辛5g;有腹泻,加黄连10g。 可配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 2.2.4伤阴耗液,心阳浮动(重型或危重型) 症见:喘息,动则尤甚,口舌生疮,胸闷,咳嗽,痰少,心悸,虚烦少寐,神疲,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增液,敛阳宁心 处方: 柏子仁15g酸枣仁15g天冬10g麦冬15g生地20g当归10g人参15g沙参15g玄参15g桔梗5g茯苓20g远志15g五味子7g浙贝15g全瓜蒌15g珍珠母30g 7~10天,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可配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 2.3恢复期 2.3.1肺肾虚冷,肺络痹阻(后遗症肺纤维化) 症见:咳嗽,咳少量泡沫痰,喘促,气短,语声无力,气不得续,乏力,动则汗出,畏寒肢冷,四肢肿胀,或骨节疼痛,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滑,舌下脉络迂曲紫暗,脉沉无力。 治法:温肺助阳,除湿通痹 处方: 熟地黄20g炙麻黄10g白芥子10g干姜20g鹿角胶(烊化)18g肉桂10g炒白术15g人参10g熟附子(先煎)7g桃仁10g没药10g威灵仙30g豨莶草30g桑枝30g露蜂房7g 每天1剂,分3次口服,或水煎或颗粒。 2.3.2气阴两伤,心神不宁 症见:体倦乏力,心烦易怒,心悸气短、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等。舌脉:舌淡红,苔薄或少,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解郁安神 方药: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五加皮10g 每天1剂,水煎服或以水ml,煮20分钟,代茶饮。 注意: 1.分方而治; 2.保持内外通透,治疗上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 3.注意分层辩证; 4.保持大便通畅,建议处方如下: 麻黄10g桂枝15g白芍15g干姜15g细辛3g姜半夏10g炙甘草10g五味子7g枳实10g神曲15g黄连10g大黄(后下)15g泽泻10g炒白术30g茯苓20g 此方建议颗粒剂,便通即止。老年体弱病人可将生麻黄改为炙麻黄; 5.保护胃气。 长春中医药大学COVID-19救治专家组 年3月 注:内容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COVID-19救治专家组 长春净月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基地主要负责创业企业孵化培育,承担产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的重要任务。将重点选择医疗大健康、光电信息、智能制造、5G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移动智能终端、智慧医疗、无人驾驶等优质项目入驻基地;形成创新型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承接省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净月区的落位和转化。重点支持相关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 以“产学研高度融合、创新引领工业产业加速升级”为发展依托,以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实现集科技成果研发培育、吸收储备、运营孵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承接转化服务。 ★ ★★★ ★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b/11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那些名字取得很像的中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