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主治营不与卫和谐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www.znlvye.com/m/ 在《伤寒论》原文中,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组成。我在讨论当归四逆汤时,常常将桂枝汤拿来作为参照。桂枝汤治疗卫不与营和谐,而当归四逆汤治疗营不与卫和谐;桂枝汤治风寒束表,而当归四逆汤治风寒中于血脉。 当归四逆汤自古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关于方中生姜误抄丢失还是仲景本就不用生姜、大枣是二十五枚还是二十枚等问题上,各家意见不一。然而,这些争议在临床实践中尤为重要,因为"一加一减"对于临床疗效有着天壤之别,值得深入探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提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而对于内寒患者,则宜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关于当归四逆汤方中为何不用生姜,陈瑞春先生认为是传抄失误所致,原方应当用生姜,理由有二:一是原方是以桂枝汤为基础,调和营卫,姜枣为主药;二是当归四逆汤有加吴茱萸、生姜的用法。 所以,当归四逆汤中应有生姜是情理之中的事,毋庸置疑。陈瑞春老师是临床大家,在临床实践中用此方治愈多种疾病,但作为其弟子,我认为此方原本有无生姜在临床应用中差别很大,故不得不提出异议。 在《古今名医方论》中,罗东逸首先引用了柯琴对当归四逆汤方证的论述,并支持了这一观点。柯韵伯认为,当归四逆汤是一种发散表寒之剂,适用于厥阴初伤于寒的情况。厥阴伤寒会导致脉微而厥,因为厥阴是两阴之交尽,也是阴之绝阳。寒邪伤及厥阴,会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从而导致厥冷。但是,厥阴之脏中却寄宿了相火,所以经虽寒而脏不寒,因此先出现厥冷,后必发热。 因此,在伤寒初起时,出现手足厥冷、脉细欲绝的情况,不能遽认为虚寒而使用姜、附等药物。此时,应该使用桂枝汤,并加入当归,因为厥阴主肝为血室,而当归可以生血。同时,应该加倍大枣,因为肝苦急,甘以缓之,即可用小建中加饴法。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细辛可以通三阴气血,外达于毫端,力比麻黄,用以代替生姜,不欲其横散,与麻黄汤不同义。通草可以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当归得芍药可以生血于中,大枣同甘草可以益气于里,桂枝得细辛可以使气血流经。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得行四末,而手足自温。不需要使用参、苓等补药,也不用使用姜、附等峻药。 此时,当归四逆汤与太、少不同治,但仍不失辛甘发散之理,是一种治疗厥阴伤寒表剂的良方。如果患者内部存在久寒,则无法兼治。茱萸辛热,猛于细辛,能直通厥阴之脏,仍加生姜之横散,淫气于筋,筋脉不沮弛,则气血如故。这也是救治厥阴内外两伤于寒的方法。 是方不用生姜,而大枣之用多于桂枝汤一倍有余,此是桂枝汤用生姜治卫不与营和谐,而当归四逆汤治营不与卫和谐的重要区别。 清代医家陈亮斯在《伤寒论注》中指出:“此方为当归四逆汤,可治风寒入血脉而逆行之症。风寒入血脉,阴阳不和,邪气阻于经脉,营卫不畅,需温通血脉,当归能散内寒和血,故为君药。桂枝祛除厥阴风,细辛泄除厥阴寒。大枣用量多于桂枝汤,可助经脉,调和阴阳,调节营卫,甘草大枣则能兼顾脾土,御侮之邪。通草则可通利九窍血脉关节,疏通阻塞之邪气,各药相互配合,通药之力无不畅通。故桂枝汤治卫不与营和谐,是方治营不与卫和谐。” 桂枝汤调和营卫,燮理阴阳、解肌祛风,而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阳祛寒,散血中之邪风寒凝。经此一番分析,不得不感叹仲景公制方之严谨。 当归四逆汤作为中医治疗寒证的重要方剂,历经千年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虽然其方中生姜是否遗漏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但陈瑞春老师等许多老中医的实践证明,当归四逆汤方中应有生姜,它能够发扬方剂的疗效。当归四逆汤以桂枝汤为基础,养血通脉,温阳祛寒,散血中之邪风寒凝,与桂枝汤调和营卫,燮理阴阳、解肌祛风的作用截然不同,正是这种不同的药方组成和作用机制,使得中医学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b/12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当赶街遇上昆明植物园端午街昆明植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