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姓王的病人,病情寒热往来,一天两次,正好符合桂枝二麻黄一汤的症状,前面的医生用了小柴胡汤,却是用错了。具体原因且听分析:

病人服了这副药,盖上被子,过了不久就热起来,全身出了细细的一层汗,病也就好了,其实服用这些药,最好在寒热发作前一两个小时,效果最好。张仲景先生告诉我们大凡发热恶寒一天两次直到十数次(指的是发热两次),都是太阳病。如果一天只发一次或者两三天发热恶寒一次,则是少阳病。

少阳病大多先怕冷后发烧6,太阳如疟状却是先发烧后怕冷,伤寒论里也说少阳病是寒热往来,太阳如疟状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中间的差别要好好体会。治疗的话,少阳病可以选择柴胡剂,太阳病就用麻桂剂,总是会治好。

凡发热恶寒同时进行的,有汗的话用桂枝汤,无汗的话用麻黄汤,发热恶寒间断着来,从发作一次到发作十数次,就选择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样层次分明,不容易混淆。

曹颖甫先生也说,少阳病和太阳病的不同,在于它有时间间隔,如果一天内发作两三次至于十数次,就是没有间隔,那就妥妥的是太阳病,正邪相争比较厉害。太阳病和阳明病的不同,在于它又怕冷或者怕风的症状,如果只是发烧发热却没有寒证,那基本上是阳明病了,又怎么会是太阳病或者少阳病呢?

创业支持者

有梦想的人,哪里会睡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m/1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