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麻黄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桂枝为伤寒论用得最多的一
解释:凡是以发散表邪,治疗表征为主的药物,称作为解表药,又叫做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辛散清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机体发汗,使表邪有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适应症:主要治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外感表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发散风寒药:1,性能特点:辛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去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为主要作用。 2,适应症:风寒表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发散风寒类中药: 麻黄:生麻黄和炙麻黄 药性:性味,辛,温,微苦,无毒;归经: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外感风寒;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用法及用量:煎服:5-9g;发汗解表应当生用;止咳平喘应当用炙。 使用注意事项: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都应慎用。 麻黄为发汗第一要药,能退热平喘利水,都有为其解散之功效,凡是风寒初袭肌表,不得解散则发为头痛,脖颈强恶寒等症状,用麻黄发汗则风寒得以解散,症状自愈。 但凡外感初起发热,多由汗不得而出,应势利导汗出而热解,又因肺收到风寒不解散,则咳气上逆,用麻黄通利水道,外为发汗,所以痰水因而下行,风寒而得以宣泄。病根解除,咳气上逆自然就好了。麻黄配桂枝能散营分之寒邪,配制成药膏能泻卫分之风热,著名方剂有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等。因此麻黄根能止汗,麻黄节也能止汗,所以要想发汗,则需去跟去节。 2,桂枝:药性: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发汗解肌-风寒感冒;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症;助阳化气--心悸、痰饮、蓄水证;平冲降逆--奔逐证 用法用量:煎服,一般3-10g 使用注意:发汗力强;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慎用。 桂枝是常用药,跟麻黄、柴胡、荆芥、防风,等同用治风寒束表,与附子,牛膝,威灵仙,茯苓,防己等用时用,能治关节疼痛肿痛,与白芥子厚朴杏仁半夏等用时用,能治上气咳逆。和白芍用能解讥和中,跟葛根用则发汗退热,在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桂枝这味药啦, 3,麻黄与桂枝功效主治的异同比较 麻黄,桂枝:相同点:味辛,性温,发散风寒,主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 不同的地方:麻黄:辛散苦泄,为发汗之峻品,又善于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桂枝:辛甘温煦,发汗力弱,善于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治寒凝血滞诸痛证,心悸,痰饮、蓄水,奔逐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11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两种感冒药停用停产聊聊关于感冒的一二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