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顽疾,一剂经方,药到病除
年7月18日上午,郑州的气温高达35℃,医院21世纪门诊部迎来了一位老人,只见他手拿闪闪发亮的锦旗,面带朴实的笑容,走进了门诊部就诊大厅,仔细一打听,噢,原来是门诊部主任牛朝阳的病人,专程从周口太康送锦旗来的。 这位张姓老人今年69岁,年时,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胃脘部胀满、纳差、疼痛。医院行胃镜检查示:1.反流性食管炎2.胃炎3.十二指肠炎。治疗后曾一度好转,但服用药物无效。 随后,老人症状逐渐加重,开始出现心下异物感,按之硬痛,检查未见实物,进而不能进食,全身乏力,无力行走,影响正常工作,严重时疼痛难忍。 多年来,老人辗医院治疗,中医、西医都看过,亦只能部分缓解。 后来,老人又经人介绍,专门医院就诊,但始终不能解除病痛,一度陷入绝望。 今年3月份,老人听老家一位从新疆回来的亲戚说,他在新疆认识一位河南援疆专家,治疗疑难杂病很有经验,在新疆当地口碑很好,现已回郑,可以带他来郑州看看。 但老人历经多次求医的经历,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直到3月底的一天,老人症状再发加重,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医院21世纪门诊部,找到了牛朝阳主任。 就诊时,老人症见心下痞满硬如盘,纳差,胃脘,左腹,脐上胀满,不排气。舌质淡黯,体大有齿痕,苔白滑腻。右关浮数,左关浮。 诊断:气分病,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所谓气分病,乃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记载之病,原文载:“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心下,胃之上也。胃中阳气不布,心下乃为水饮之阴占据,坚大如盘,阻其上下出入之坦道,只从边旁辘转,虽总一阳气之权不伸所致。然有阴阳二候,阳气虚而阴气乘之,结于心下,必用桂枝汤去芍药之走阴,而加麻黄、附子、细辛,其散胸中之水寒。以少阴主内,水寒上入,即从少阴温经散寒之法而施治也。 牛朝阳主任熟读经典,精研方术,中医功底深厚,经过四诊合参,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 老人当晚服药一次后,奇迹出现了,第二天晨起,疼痛减轻,腹部变软,胀满消失,能正常排气。 服药两天后,老人可正常饮食,全身有力,可以正常走路。 纠缠22年的顽疾终于得到了有效对症治疗。老人怎能不高兴呢! 这不,7月18日,冒着酷暑,一家人驱车余公里,专门来郑州送锦旗感谢来了。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多年以来,牛朝阳主任正是秉承着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初心,践行着救治天下百姓疾病的使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并开创了扶阳针法,为数万患者解除疾苦,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欢迎。 由于在医疗事业的突出表现,牛朝阳主任曾先后荣获河南省首届“医德医风模范”,河南省技术标兵,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并于年受河南省卫健委委派作为中医专家开展了长达半年的援疆工作。 在援疆期间,他走遍到当地诸多行政事业医院等,甚至深入到牧民家中开展义诊活动,把中医人大爱、中医药的神奇播撒到祖国的边陲,深受边疆群众欢迎。 当新冠疫情席卷上海的时候,牛朝阳主动报名,成为河南援沪医疗专家组成员,医院,用中医的针、药、手法等措施,为上海抗疫作出了河南中医的贡献。 手握滚烫的锦旗,心系患者的健康,牛朝阳主任满怀激动地说:“在当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医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焕发着新的活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广大患者服务,我将一直在路上。” (医院21世纪门诊部李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11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术苦平,补脾温土,利水去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