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g3vai5u.html

古人认为,“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而作为四灵之一的青龙,却成为了四大神兽的领衔主演,独占榜首。殊不知,神明天从的医圣张仲景,将天地四象的规律与中医学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创造性的留下了“四灵神方”[青龙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又名真武汤),朱雀汤(一为黄连阿胶汤,一为十枣汤)]。而对于这“四灵神方”在后世的出场率最高的,却是青龙系列,这也与青龙作为四大神兽之首相呼应。古人说,“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这也说明,医圣张仲景以青龙命名方剂,意在告诫后人,若能让青龙听令,必收药到病除之灵。

医圣张仲景为后世医家留了两条龙,一个大青龙,一个小青龙,若能运用得当,必能药到病除。只不过,在后世传承中,小青龙汤逐渐脱颖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很多咳喘患者收获了健康,而且由于小青龙汤的出色疗效,还被后世医家选入中医十大名方。说到小青龙汤的这些殊荣,作为被誉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表示不服,作为被誉为“返魂之方”的麻黄汤表示不解,但麻黄汤和桂枝汤又不得不感叹的是,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小青龙汤作为脱胎于桂枝汤和麻黄汤的一个千古名方,也就是说到底,小青龙汤其实是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孩子,只不过这个孩子可厉害了,一出场就自带音响,一出手就万法可破,尤其是它的用法,不仅仅打出了麻黄汤和桂枝汤的组合拳,还创造性的弱化了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将息法,提高了临床使用率,而且,在现代临床运用中,小青龙汤也得到了大大提升,是一个比麻黄汤安全、比桂枝汤精妙的经典名方。

小青龙汤的方药是怎样组成的呢?全方由“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五味子,半夏(洗)”等八味中药组成。而小青龙汤的煎煮方法,医圣张仲景一再强调,这八味中药,要先将麻黄单独煎煮,去掉麻黄煎煮时漂浮在水上的泡沫,再将其他七味中药放进去一起煎煮,煎好后,去掉药渣,温服。

对于麻黄这味中药,尤其是《红楼梦》中将它列为“虎狼之药”的行列,导致麻黄这么好的一味中药,竟然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麻黄有什么“虎狼”的?按照医圣张仲景的煎煮方法,哪还有什么“虎狼”之有?医圣张仲景明确指出,麻黄要久煎,你看用一斗水,煎了只剩下三升,这得用多长时间?这么长的煎煮时间,足以挥发掉麻黄的峻烈之性,这与附子这种“毒剧中药”的运用情况一样,一定要久煎,久煎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小青龙汤的八味中药,堪称是“八部天龙”,每一味中药都不甘人后,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全方以麻黄、桂枝为君药,主要起到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行水化气的作用;以干姜、细辛为臣药,主要起到温肺化饮的作用;以五味子、芍药、半夏、甘草为佐药,其中五味子起到敛肺止咳的作用,芍药起到和养营血的作用,半夏起到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甘草起到益气和中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兼以为使,主要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全方八药合用,其中透露了两大特色,第一个是辛散药与酸收药相互配伍,可以起到“散中有收”的作用;第二个是温化药与敛肺药联合使用,可以起到“开中有阖”的作用;全方八味中药,散收有度、开阖自如,真乃千古良方也。

清代名医张秉成指出,“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小青龙汤的主要作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为“恶寒发热,不渴,无汗,浮肿,身体疼痛,胸痞,干呕,咳喘”,舌脉主要以“舌质淡嫩而胖,舌苔水滑,脉浮”。在现代临床运用中,只需要记住“外有表寒、里有水饮”(也就是俗话说的“寒包水”)这个核心病机,基本上就可以巧妙的运用小青龙汤来调理病症,方药对证,必能屡用屡效。

在使用小青龙汤的时候,需要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汗出较多,有自汗盗汗等疾病的,肺燥阴虚咳喘等人群,要禁用小青龙汤;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尤其是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需慎用。另外,孕妇以及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仍属峻剂,不宜久服,以免导致拔肾气、动冲气,以及伤阴动阳。如果用于治疗咳喘的时候,可以先用小青龙汤救急,然后用苓桂剂(苓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苓桂杏甘汤、六君子汤、二陈汤)等方药善其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1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