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识别第十期麻黄amp桂枝
中药识别之第十期 本草诗 龙沙狗骨总休言, 家在中牟有故园。 节去汗多方可发, 沫存心恶不禁烦。 根旁余雪何曾积, 食后寒风未许翻。 用的解肌第一叶, 伤寒夙学有渊源。 mahuang 麻黄 ?药材别名:蜜麻黄、麻黄绒 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注意: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植物形态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木质茎莆匐;草质茎直立,小枝对生或轮生,节明显,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2合生,裂片2,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向外反卷。雌雄异株,种子常两枚,卵形。 中麻黄:小灌木,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基部多分枝;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常被白粉,鳞叶下部约1/3合生,裂片3(稀2),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 木贼麻黄:小灌木,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上部多分枝;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分枝多,鳞叶下部约2/3合生,裂片2,钝角形,不反卷。 麻黄汤 麻黄汤药方:麻黄去节,三两(9克)、桂枝去皮,二两(6克)、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克)、甘草炙,一两(3克)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guizhi 桂枝 别名:嫩桂枝 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注意: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植物形态肉桂,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先端尖,基部钝,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被细柔毛;具离基3出脉,于下面明显隆起,细脉横向平行;叶柄粗壮,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被短柔毛;花小。裂片6,黄绿色,椭圆形,内外密生短柔毛;花药内向,花药心脏形;雌蕊稍短于雄蕊,子房椭圆形,柱头略呈盘状。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稍平截,暗紫色,外有宿存花被。种子长卵形,紫色。 桂枝汤 ——桂枝汤 药方:桂枝去皮,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炙,二两(6克),生姜切,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今天的中药识别到这里就结束啦~同学们都记住了吗? 编辑排版:喻晗 校对审核:郑妙杞屠梦影 来源:中药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 中药学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小儿咳嗽防治攻略,家长必看
- 下一篇文章: 无叶草麻黄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