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里的大毒枭是怎样炼成的
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甲西镇博社村里,几个小混混聚在狭小的村口,组成了望风队。望风队员骑着摩托,终日紧盯来往人群,一旦有陌生人进村,马上如影随行,把一举一动汇报给村中“大佬”。 没过多久,上海警方的一组民警在汕尾警方的配合下,驱车进入博社村,对一名毒贩进行抓捕。人赃俱获,准备驱车离开时,被尾随而至的数十辆摩托车包围。望风队员变身打手,直接抄起了棍棒砍刀。村道两旁的屋顶上,开始落下数不清的砖头和水泥板。摩托车的后边,站着村支书蔡东家。 情急之下,汕尾市公安局一名带队的副局长下车谈判:“书记,我们今天就抓这一个人,请他们让条路行不?”蔡东家一个眼色,人分两侧,民警撤离。 这件事如今被搬上荧幕,拍成了电视剧《破冰行动》,主演包括黄景瑜、吴刚、王劲松、任达华等。 剧刚一播出,豆瓣评分直接8.5,有人评价这是下一个《人民的名义》,情节上更为紧凑,拍摄也更加真实,甚至在不同的播放平台,还有针对不同用户的剪辑。 剧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然而真实事件,还要更加精彩,荒诞,触目惊心。 陆丰地处偏远,当年因为经济基础差,又缺乏财政收入,政府无力扶持,个别干部对群众自己找门路谋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地曾流传说法,“陆丰无政府”。 广东毒情尤以陆丰复杂,陆丰市制贩毒又以“三甲”地区最为严重,而“三甲地区”则是以博社村为制毒中心点向外辐射。 博社村占地面积0.54平方公里,全村多户,多人,共分成3个房头。 蔡东家是头房代表,威望颇高。 因为“涉毒”,博社被称为中国的“金三角”。 “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地方性保护”,在蔡东家为首的头房带领下,全村三分之一的家庭直接参与制毒,出货量甚至一度占到全国的40%,涉及几乎所有省份,制贩毒圈内流传一种说法:“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 在毒贩的黑话体系里,现金被称为“报纸”,“报纸”换来的,就是冰毒。 冰毒化学名为甲基苯丙胺,对吸食者和社会的危害性,远甚于海洛因,号称“万毒之王”。因为只比麻黄碱少了一个氧原子,又称“去氧麻黄碱”。 博社最早的制毒之路,就依靠大量麻黄碱。麻黄碱并不难找,因为它也是各类感冒药或平喘药的主要成分。 一粒新康泰克,就含有盐酸伪麻黄碱90毫克。经过化学合成,每2.5公斤的麻黄碱大约就能制造出1公斤左右的冰毒。 就这样,合法药品摇身一变,成了非法毒品。 后来,国家严控药品销售,制毒分子直接跳过感冒药,找到最原始的制毒材料——麻黄草。 一吨的麻黄草,能提炼出六七公斤的麻黄碱,可得4公斤冰毒。 在博社村,从福建、内蒙古等地购入的麻黄草随意摆放,堆积如山。村委会还在垃圾堆立过一个告示——严禁乱倒制毒垃圾。 事实上,制造冰毒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村里很多人尽管没学历,但让人带着几个月,就能自己单干。整个制毒流程,村里的小孩都会。 为了增加产量,毒贩甚至“转型升级”,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出货量越来越大。 源源不断的毒品供应,直接左右了市场价格。 最疯狂的时候,陆丰地区的冰毒的价格从25万元/公斤降至了2~3万元/公斤,跌了九成。 尽管半公开式制毒,但并非每一位村民都有机会参与。博社是单姓村,村民同宗同祖,同一个姓氏。想要涉毒,得靠血缘,说白了,得姓蔡。 在博社村,小学生寒暑假兼职,随手剥个康泰克胶囊壳就能月入过万。剪剪麻黄草也能一天几百块钱。 并非所有的家庭都参与制毒,但因为冰毒制造的产业化,整个村子“有电不能用,有地不能种,有池不能养”,许多不愿脏了自己手的家庭,也选择“入股”,间接参与制毒贩毒。 原本破落的村子,因毒品陡然而富,也开始迎接巨额财富带来的冲击。 因为号称制毒“安全”,村中一间破平房,每月租金数万仍然抢手。各种豪华小洋楼平地而起,过年祭祖,都有大捆大捆的现金被扔进火盘。 富贵险中求,无利不起早,依靠贩卖毒品,把所有村民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人,就是时任村委书记蔡东家。 蔡东家与制造毒品结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彼时,蔡东家在村内的海边承包了亩虾塘,靠着起早贪黑的苦干,每年收入10万,还当上了博社村治保会主任。 年,同村治安队的朋友找他帮个“小忙”,在博社村做一批要出口的石膏粉,为了逃税,需在村内秘密进行,只要不到一个月,事成之后分他20万元。 担惊受怕的一个月过后,朋友带走了公斤“石膏粉”,如约将20万元现金交给蔡东家。 半年之后,陆丰甲东镇出现冰毒,蔡东家恍然大悟,“石膏粉”就是冰毒。按照当时1公斤起码20多万元的市价,公斤冰毒价值上亿。 那年开始,陆丰经历了第一次制毒风潮。 蔡东家目睹了许多人的暴富史,看着别人的财富潮起潮落,他隐约觉得,自己也应该铤而走险,站在潮头之上。 蔡东家本人 年,蔡东家从村治保主任升迁为村支书,并身兼陆丰市和汕尾市两级人大代表。权钱在握,他不仅能制毒贩毒,还能花钱“捞人”。 就在那年5月的一天,一辆载有12桶麻黄素(每桶25公斤)的吉普车开进了博社村,一小时后,车辆开走,麻黄素变成了一堆纸箱包着的万元现金。 麻黄素打入了博社村市场,前前后后有76桶以每桶万元至万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博社村的制毒“大佬”。 其中有12桶,蔡东家一转手就赚了60万,只打了一个电话。 蔡东家生性多疑,当有人慕名到村里向其购买冰毒时,他经常假意拒绝,但当买主离开后,蔡东家又会叫人马上追过去,留下来人的联系方式,并随后与之交易。 据警方后来统计,蔡东家及其制贩毒团伙的涉毒资产总和达到了2亿元。 制贩毒赚来巨款,蔡东家又开始进行各种投资,试图“洗钱”。 在陆丰市甲子镇,有一处年完工的高档楼盘——瀛轩苑。 楼盘占地面积多平米,分为5栋,每栋18层,共有套房子和近平米商铺,总建筑面积接近5万4千平米,造价近7千万元。如果按照当时的均价销售,总售价将超过1.6亿,蔡东家一次至少可赚9千万元。 他开设的KTV,号称陆丰当地最豪华的卡拉OK歌舞厅。 此外,在博社村的两栋望海豪宅,在深圳的高档住宅,都是他的产业。 那是蔡东家最辉煌的时刻,他是毒贩的保护伞,也有自己的保护伞。整个陆丰的黑色交易,他一人在握。 在陆丰制贩毒犯罪几近疯狂的年前后,许多党政机关人员为毒贩提供庇护,博社村大批制毒原料的提供者林凯永,因此两次逃脱了法律追究。 电视剧《破冰行动》截图 年,林凯永曾带着万元现金和1千克麻黄素连人带车被扣在检查站。情急之下,他提出肯花万,让检查站官兵“行个方便”。 值班领导迅速向身处外地的站长报告了情况。站长当即拍板:“交钱走人”,并在电话里嘱咐,“务必多要点钱”。 荒诞的事情发生了,毒贩和缉毒人员,在一个为检查毒品设立的检查站里讨价还价,双方最终敲定价格——万。 林凯永带着剩下的万元和1千克麻黄素,全身而退。 当晚,站长让司机驾车连夜赶回,带领参与私放林凯永的官兵将万元瓜分。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的司机,分得了10万元。 最邪门的是年,有毒犯因制贩冰毒案被陆丰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抓获,但因当时警队内的“保护伞”尚未肃清,嫌犯交代时竟被民警威胁“不要乱说话”,因为“不招没事,招供挨打”。 欲使其灭亡,先让其疯狂。博社制毒最疯狂的那年,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于头顶。 年12月29日凌晨3时40分,广东省公安厅协调省武警总队、省公安边防总队和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市公安局出动警力,对博社村内外18个制贩毒团伙展开集中清剿收网行动。 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抓获成员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公斤、K粉公斤、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起获毒品现场,连缉毒干警都感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毒品。 与此同时,公里外的惠州市华斯顿国际酒店,11楼的一个房间中,蔡东家被秘密抓捕,此时,他正在前往捞人的路上,一代毒枭的故事,戛然而止。 蔡东家未建成的豪宅 蔡东家再回博社村,已经是半年之后了。 在重重武警的羁押下,他最后一次站在了自己四层豪宅的门口。面对闻讯而来的乡亲父老,蔡东家百感交集,悲从中来。 年5月,《破冰行动》播出,开场的第一场戏,黄景瑜饰演的警察李飞因抓获村内制毒分子,被村民围堵,被迫躲进村里祠堂。 暴风骤雨中,王劲松扮演的村支书林耀东出面,摆平了一切。 首集播出的四个月前,村支书林耀东的原型蔡东家,被执行死刑,悄然离世。 命运自有其时间表,一切都留在了发生的那天。 宋师傅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qw/4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附子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