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性味功效与作用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禁忌人群:体虚自汗、盗汗及虚喘者禁服。 基本介绍: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浓者,其力更大。盖出入于空虚之地,则有形之气血,不得而御之也。《神农本草经》 “麻黄,味甘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凡风寒之在表者,无所不治,以能驱其邪,使皆从汗出也。止咳逆上气,轻扬能散肺邪。除寒热,散荣卫之外邪。破症坚积聚。散脏腑之内结 功效与作用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常见配伍: 麻黄、桂枝:麻黄善走卫分,能开发腠理,为发汗散寒解表之要药,其发汗之力居辛温解表药之首。桂枝能温经通阳、透达营卫、解肌发表,但发汗力弱。二药同用,可共以温散寒、以辛泄闭,麻黄得桂枝之助,发汗之力尤强;桂枝又能引营分之邪外出肌表而解,相须之中又有相使之用,成为发汗解表之峻剂。 麻黄、杏仁:麻黄宣肺散寒,平喘止咳;杏仁温肺降气,平喘化痰。麻黄与杏仁均具有止咳作用,但麻黄止咳偏于宣发肺气,而杏仁止咳平喘偏于肃降肺气。因肺的生理特性是既宣发于上,又肃降于下,麻黄杏仁为药对,一宣一降,宣则肺气以呼浊,降则肺气以吸清,然则肺气升降出入,协调一致。因此,治疗肺气失调既要重视宣肺又要重视肃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5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中药中耳炎用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