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感谢授权 作者:叶胜难 福建医院耳鼻咽喉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或因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的感染等引起。 临床表现 表现为耳痛、发热、耳内流脓量多,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等。 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显著充血,若鼓膜已穿孔则有脓液流出,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婴幼儿因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造成治疗不及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治疗指南 1 全身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有部分患者因观念上存在使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好,而排斥或拒绝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或者有些患者因持续使用抗生素几天后效果不明显而频繁改用其他抗生素,这些都对疾病的治疗有害无益。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用10天左右,或用至鼓膜充血消失。 2 局部治疗1 鼓膜穿孔前: ①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②1%麻黄碱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 ③若经局部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怀疑有急性乳突炎应行X线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术。 2 鼓膜穿孔后: ①先以3%过氧化氢溶液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 ②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③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5%氯霉素甘油等。 ④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部分患者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 注意事项?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易引发此病,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 ?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 ?要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听力大讲堂 直播和宣传听力学知识 直播和宣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 直播听障孩子语言矫治课 听障孩子网络1对1语言康复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10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郎中学医记麻黄篇3麻黄解郁,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