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当阳气不足时,怕冷、鼻炎、胃痛等病症都会找上身来!

阳气不足易患6种小病痛

01

手脚冰凉

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天一冷,手脚就像冰块一样,睡一晚都捂不热,只有泡脚后马上睡觉才能暖和起来。

这是因为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血液循环差。虚得越厉害,手脚的温度就越低,症状严重的人,膝盖以下、胳膊肘以下都是凉的。

不过有一种冷需要和阳虚的冷区别开来,就是四肢末端冰凉,手到了胳膊那里就不凉了,脚到脚踝以上就不凉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不是虚了,而是堵了。往往是由于肝气不顺畅,导致气血壅滞,阳气闭塞于内,不能通达四肢。此时需要行气活血,而不是补益阳气。

02

怕寒怕冷还怕风

阳气足则机体功能状态就饱满,阳气虚化生的热量不够、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差。

这种怕风怕冷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

头怕风吹、后背怕凉,但生病很少发高烧,往往是低热,到37℃多就很难受了,吃退烧药也不好退。

气虚也会怕冷怕风,不同的是气虚一般会出现稍微活动就气喘、出汗的情况,此时补脾胃、补气效果更好。

03

频繁的感冒咳嗽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说:“邪风之至,急如风雨”。意思是说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的时候,如风雨般迅速,让人防不胜防。

阳气足的人就算病了,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阳虚的人反而症状轻微,痊愈得慢。

因为疾病症状是阳气与外邪争斗的表现,阳气充足则“战况激烈”;阳气不足虽“战况缓和”,但邪气反而会直接入侵身体深处、缠绵反复,自然就好得慢。

《伤寒论》经方治疗感冒医案

涂华新导师治疗感冒医案

患者:常某

年龄:53岁

症状:鼻塞流涕,喷嚏连连,咽中痛甚,淡红舌,脉沉迟。自述平时感冒即咽痛,每次服大量清热解毒类药物也不能缓解,必须输液打针至十余日才能慢慢恢复,但易反复发作。根据舌脉,辨为少阴病。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甘草

组方:制附片30g麻黄30g细辛30g炙甘草3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冷水ml,泡40分钟,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去渣,余下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禁食绿豆类制品和所有水果饮料

治疗效果:11月24日,诸证均除唯少觉鼻中不利,原方两剂。11月27日诸证均除,告知通过调理脾胃改善体质可减少发作。

《伤寒论》第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一部分辨为少阴病的感冒患者自述喉中似有刀割般疼痛,久服清热解毒类药物无效或加重,服此方往往一剂而痛止。

04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西医又叫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为每天早晨起来,接连不断地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在接触过敏原后随时打喷嚏。更尴尬的是,不感冒也有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还可能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

从中医的角度说,这就是正气不足、寒邪入侵于表、郁滞于鼻窍,主要跟肺、脾、肾的虚损有关,诱因多是空调的过度使用。

《伤寒论》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医案

仲圣师友山东吕滨愉医生治疗过敏性鼻炎医案患者:马某邹平县人性别:男年龄:2岁10个月初诊:年8月9日患者家人代述,患者见风流清鼻涕,打哈欠,舌淡红,苔白腻,早上比较严重,已经3个多月,一直四处求医,医院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处方:桂枝加附子汤方组:制附片15g桂枝45g白芍45g生姜45g(切)炙甘草30g大枣12枚(撕)忌:牛奶、酸奶、水果、饮料及绿豆制品。剂量:两剂煎服方法:ml水煮开后,再煮25分钟。每次服15-20ml,服药20分钟后,再服15-20ml热稀饭,稍加衣被,让其出汗;若一服无汗,再服,如前法。二诊:年8月13日,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两剂。治疗效果:后患者家人特来告知,患者完全恢复。

05

畏寒、胃痛、腹泻

有些人特别容易感觉胃部发冷,一受凉或吃些寒凉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时大便也经常不成形。这就是阳虚、脾阳不足引起的。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是五脏的后勤部,如果脾阳不足,运化能力差,脾胃之气不能持续地供养五脏,最后阳气就会越来越虚。

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贪凉,不能过多地喝冰饮、吃冰淇淋及寒凉食物,也不要随意乱用抗生素,这都会损伤阳气。

《伤寒论》经方治疗胃痛胃胀医案

仲圣师友河北李晨光医生治疗胃痛胃胀医案患者:侠某性别:男年龄:58岁初诊:年2月13日自诉:胃胀,胃痛2年。现病史:2年前出现胃胀,胃痛,二便正常,眠可,纳差,不能食凉及饮冷。口中和,舌胖大黯红,边齿痕,苔白厚腻,脉浮。建议患者中药调理,患者有点不相信中药,经耐心沟通后患者同意。诊断:太阳太阴合病方剂:补脾七号方组:桂枝60g炙甘草60g党参45g生白术45g干姜45g制附片15g砂仁15g蔻仁15g生姜45g(切)剂量:5剂煎服方法:凉水ml,泡2小时,水开后小火煮40分钟,分三次热服。复诊:2月18日,患者说这药喝下去胃里太舒服,3剂后感觉一切都舒服。治疗效果:现无胃胀无胃痛,还不能食凉,舌苔薄腻,续方5剂,后随访症状消失。

06

夜尿多,睡眠不好

有的人晚上没喝多少水,上床睡觉前也上厕所了,但睡到半夜还是要起夜,甚至还要起来好多次,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没精神。这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被运化利用,很快就变成废水排出去了,喝点水就跑厕所,小便清长。

“补阳”要先“护阳”

阳气就如同我们身上的“矿产”,“适度开采”才能长盛不衰。因此,补益阳气不仅要做到“开源”,更要重视“节流”。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一边补一边耗,不会有好的疗效。

不做以下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才是最有效的补!

1.熬夜,总是超过晚上11点才睡觉;

2.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喜欢吃生冷寒凉食物;

3.习惯光脚穿鞋,天气较凉时还爱穿凉鞋、拖鞋,天冷时露着膝盖穿短裙;

4.过度节食,营养不良;

5.长期在阴暗湿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6.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

7.长期过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

8.大汗淋漓后喜欢吹风,甚至洗凉水澡。

祛寒补阳身暖气强

寒邪侵犯人体,都是从表到里,由浅至深的,所以当有外寒时要及时驱除。驱寒有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谁都能办到:晒太阳+泡脚+艾灸。

01

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说是最好的补药,可壮人阳气,因此大人小儿都要常晒太阳。寒气重的人会边晒边打喷嚏,还有人晒太阳就流清鼻涕,这都是在排寒。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所以建议大家晒太阳驱寒时不妨重点晒晒头顶。

而且大家在晒太阳时可以配合上深呼吸,因为胸部的舒展能够使身体更好地吸收阳气,从而更好地补充肝阳、疏泄肝气。

另外,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还能保证皮肤合成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02

泡脚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秋冬时很容易出现脚部冰凉的情况。而泡脚则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让寒气排出体外。同时,泡脚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状态。

在洗脚水中加入一些陈皮或是姜粉,连泡一两周,排寒祛湿的功效更好。

但是泡脚时需要注意,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40-45℃左右为宜;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持续15-20分钟即可。另外,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

仲圣正启心医道·「艾浴包」

每包内独立10小袋装方便实用

仲圣正启心医道·「艾浴包」

03

艾灸

艾中精品仲圣正启心医道「艾系列」以医者启心做一款懂身体语言特别的艾给自己家人患者更好的呵护与“艾”意

解放双手,方便你我:

仲圣正启心医道·艾灸工具系列

贴合身体曲线设计,支持针、灸并用,搭配艾炷、艾饼(除儿童守护艾条、艾饼外)使用,更方便,更高效,更舒适。全家通用,助眠养颜、温经暖宫、祛寒除湿!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文来源网络。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1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