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方剂学各论固涩剂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2.html点击上方“青医说考研”置顶我们 01 牡蛎散的功用是(单选) A.镇惊安神 B.益气养阴 C.益气固表 D.固表止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D。牡蛎散以煅牡蛎为君,其性咸涩微寒,可敛阴潜阳,固涩止汗;并臣以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佐以麻黄根,功专收敛止汗,诸药协作,止汗力显著(D对),主治自汗、盗汗证。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四神丸可以治疗(单选) A.厥阴虚寒,头疼干呕,吐涎沫者 B.土虚木乘,肠鸣腹痛,大便泄泻者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D。四神丸以补骨脂为君,重在温补命门之火;臣以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君臣相配,共奏温肾暖脾(为主),兼涩肠止泻之功,主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泻(D对)。厥阴虚寒,头疼干呕,吐涎沫者,是吴茱萸汤的主治证(A错)。土虚木乘,肠鸣腹痛,大便泻泄者,是痛泻要方的主治证(B错)。 、敬业、诚信、友善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四神丸中配伍五味子的功用是(单选) A.涩精止遗 B.涩肠止泻 C.敛肺止咳 D.收涩止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五味子的功效为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四神丸以补骨脂为君,重在温补命门之火;臣以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佐以吴茱萸温暧脾胃肾以散阴寒,五味子温敛收涩,固肾益气,涩肠止泻(B对),诸药配伍,共奏温肾暖脾(为主),兼涩肠止泻之功,主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泻。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下列选项中,属于九仙散组成药物的是(多选) A.款冬花 B.乌梅 C.麦冬 D.贝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BD。九仙散方含人参、款冬花(化痰止咳)(A对)、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敛肺气)(B对)、贝母(清热化痰止咳)(D对)、罂粟壳,以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九仙散中罂粟君,参胶梅味共为臣,款冬贝桑桔佐使,敛肺止咳益气阴。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真人养脏汤的君药是(单选) A.人参 B.罂粟壳 C.肉桂 D.肉豆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B。真人养脏汤方含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以涩肠固脱,温补脾肾。其中,重用罂粟壳为君(B对),以涩肠固脱止泻。人参(益气健脾)(A错)、肉桂(温肾暖脾)(C错)为佐药。肉豆蔻(温中散寒,涩肠止泻)(D错)为臣药。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方剂学 方剂学各论——固涩剂(二)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26道) 1.本章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涩肠止泻剂 真人养脏汤、四神丸皆能温阳补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虚寒之泻痢不止。真人养脏汤又长于益气健脾,固涩之力亦较强;四神丸则偏重于温肾暖脾而固肠止泻。 2.具体方剂 (1)固表止汗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和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黄芪、麻黄根、牡蛎(三药等分)、小麦 等分作散剂或水煎服。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①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 ②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 ③君臣相配,标本兼顾,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④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心阴,益心气,并能清心除烦,为佐使药。 ⑤补敛并用,兼潜心阳,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可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以益气;偏于阴虚者,加生地、白芍以养阴。自汗应重用黄芪以固表,盗汗可再加稽豆衣、糯稻根以止汗,疗效更佳。 《医方集解》牡蛎散方将小麦改为浮小麦,则止汗之力更强,但养心之功稍逊。 阴虚火旺之盗汗,不宜使用。若亡阳汗出,大汗淋漓如珠如油者,则当速予独参汤或参附汤益气回阳救脱,而非固表敛汗之法所宜。 (2)敛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鸟梅、贝母、罂粟壳 作散剂或水煎服,“嗽住止后服”。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久咳伤肺,气阴两伤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①方中重用罂粟壳,其味酸涩,善能敛肺止咳,为君药。 ②臣以酸涩之五味子、乌梅收敛肺气,助君药敛肺止咳以治标;人参益气生津以补肺,阿胶滋阴养血以润肺,可复耗伤之气阴以治本。 ③佐以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贝母止咳化痰,合桑白皮清肺热;桔梗宣肺祛痰,与以上诸药配伍,则敛中有宣,降中寓升。 ④全方总以敛肺止咳为主,兼顾气阴,是为治疗久咳肺虚之良方。 若虚热明显,可加地骨皮、麦冬、玄参以加强润肺清热之功。 凡外感咳嗽、痰涎壅肺咳嗽,皆应忌用,以免留邪为患。本方不可久服,应中病即止,恐罂粟壳性涩有毒,久服成瘾,或收敛太过。 (3)敛肺止咳 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 水煎服。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①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 ②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君臣相须为用,体现“急则治标”,“滑者涩之”之法。 ③佐以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药合用温补脾肾以治本。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调气醒脾,共成调气和血,既治下痢腹痛后重,又使全方涩补不滞。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且合参、术补中益气,合芍药缓急止痛,为佐使药。 ④综观全方,具有标本兼治,重在治标;脾肾兼顾,补脾为主;涩中寓通,补而不滞等的配伍特点。诚为治疗虚寒泻痢、滑脱不禁之良方,故费伯雄言其“于久病正虚者尤宜。” 脾肾虚寒、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以温肾暖脾;脱肛坠下者,加升麻、黄芪以益气升陷。 若泻痢虽久,但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本方。 四神丸 四神骨脂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生姜 作丸剂,原方载“临睡前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或水煎服。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①方中重用补骨脂辛苦性温,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本草纲目》谓其“治肾泄”,故为君药。 ②肉豆蔻温中涩肠,与补骨脂相伍,既可增温肾暖脾之力,又能涩肠止泻,为臣药。 ③吴茱萸温脾暖肾以散阴寒;五味子酸温,固肾涩肠,合吴茱萸以助君、臣药温涩止泻之力,为佐药。用法中姜、枣同煮,枣肉为丸,意在温补脾胃,鼓舞运化。 ④诸药合用,俾火旺土强,肾泄自愈。 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的二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与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两方组合而成。若腰酸肢冷较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补肾之功。 《医方集解》强调本方服法应“临睡前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湿热泄泻者忌用。 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编辑:雾霭 校对:竹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zy/11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牡蛎常用,效果神奇,你用过牡蛎散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