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课堂发汗解表第一药麻黄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麻黄科亚灌木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贼木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秋季采收,晒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风寒表证治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疼,脉浮紧的表实证,每与桂枝配伍为用,如麻黄汤;治阳虚外感,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反沉者,常与附子、细辛同用,即麻黄附子细辛汤。 咳嗽气喘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与杏仁、甘草同用,如三拗汤;治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细辛、干姜、半夏等温肺软化饮药同用,如小青龙汤;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即麻杏甘石汤。 风水水肿治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配伍,如甘草麻黄汤。 此外麻黄还有散寒通滞功效,还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为辛温解表之峻剂,发汗力强,被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善治风寒表实证;主入肺经,又能宣通肺气,以止咳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且能上宣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用治风邪袭表,肺失宣肃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此外,取其性温,能散寒通滞以逐经络阴寒之邪,用治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煎服2~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炙用。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oj.com/mhcf/1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的化麻黄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