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麻黄剂与荆防剂在治皮肤病时的区分点
四川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作者导读 前几天我发表了一个用荆防败毒散三剂治愈满手水疱的医案,在读完这则医案之后,许多同道私戳我,向我询问: “为何患者的母亲使用麻黄剂不仅不效,反而还加重瘙痒,而用荆防剂却取得这么好的疗效呢?” 在此我专门写一篇文章谈谈我对于这两种解表剂的认识,希望对大家临床实践有启发。 没读过此医案的朋友可以先看医案,再看这篇鉴别区分的文章: 手部长大量水疱、瘙痒难忍三剂治愈 01 麻黄的药性 首先从药物性能说起。 麻黄是所有辛温药物中发汗解表力量最强大的,没有之一,他解除表部淤堵、郁结的力量是最强的。 本经别录这样记载: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名医别录》: 微温。无毒。主治五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由于其辛温开通郁结的能力非常强大,因此甚至可以深入顽痰死血中攻而破之,本经说的“破癥坚积聚”就是这个意思。 有时候腹中结块死血实在是攻不破,加点麻黄就可以通开。 日本汉方甚至有用麻黄剂治疗多年闭经的经验,其实这只不过是对本经的一种发挥罢了。 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大家应该能够明白麻黄属于强力解表剂了。当皮肤中的津血淤堵而引发瘙痒的时候,使用麻黄解除郁结,表部气血通畅,那自然就不会觉得瘙痒难忍。 但是倘若发汗过度,则也很容易造成津血虚耗,从而表部缺乏滋养,有的人会瘙痒加重,有的人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没精神。别录中:“不可多服。令人虚。”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见,治皮肤病的时候并非解表力量越大越好,恰到好处的微微汗出比蛮不讲理的强行发汗更加重要! 仲景的桂枝麻黄各半汤就是这个意思: 《伤寒论》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是在提示表部津血只不过是微微郁结,因此只需要轻微发汗来解除瘙痒。 这种情况下,倘若发汗力量太强烈,反而不会有好结果!这里麻黄用的这么轻,还配合桂枝汤安中养液,就是仲景为了恰到好处的解除这种轻微的郁结。 02 荆防羌独的药性 我们再看看荆、防、羌、独的药性。这四味药解表发汗的力量是不如麻黄的,相对来说比较温和,因此陶节庵对于不适合用麻黄剂发汗的虚弱患者使用再造散治疗,用羌活、防风替代了麻黄,以追求微微出汗、刚好把表证解除掉。毕竟恰到好处才是最合适的。 另外,羌活、独活、防风都具有燥湿的特性,可以如同干燥剂似的燥除体内的水湿,因此倘若表证不重而水湿明显的话,这几味药物是非常合适的。 由于这个特性,荆防败毒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痈疮肿毒的治疗中。相关医案非常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去研究。 03 表证严重伴随水湿 那么发散一下思维,倘若表证很强烈,又伴随明显水湿,怎么处理? 这时候可以用麻黄剂配合苍术、半夏等药物利水燥湿。 祝味菊老先生就是这样治病的,他说:“江南湿重,脾运多困,茅术、半夏,宣发中阳,可助麻桂收达表之效”。 这里得解释一下: 虽然麻黄可以治疗体表的水肿,但是主要是通过促进排汗、排尿而达到消肿,与羌独防那种干燥剂似的燥湿、把水湿吸干还是有区别的。 当黏腻的水湿堆积在胃中,麻黄吃进去被湿浊牵扯羁绊,就很难完成解表效果,药力就容易泥牛入海。所以必须做好配伍,这一点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04 表证轻微而水湿严重 我们思维再发散一下,倘若表证再轻点、里头的水湿再重一点,整体病位再靠里一点,应该如何处方呢? 这个时候藿香正气散就对症了,看看藿香正气散的组方: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藿香,苏叶,厚朴、茯苓、陈皮、白芷、半夏、桔梗、大腹皮、白术、炙甘草 方中的藿香、苏叶、白芷都是非常弱小的解表剂,没有特别强烈的发汗解表能力,完全比不过荆、防、羌、独。 但是藿香、苏叶有不错的燥湿、消除湿浊的能力。因此湿浊填塞胸腔、胃部,妨碍胸胃部气机运行,产生胸满闷、胃胀满闷、恶心想吐等症候的时候,一用他俩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方子里的半夏、大腹皮、厚朴、茯苓、白术、都有明显的燥湿、消除湿浊、利水功效,因此对于表证轻微而里部水湿非常猖狂的病机很合适。 另外,如果没有明显的表证,只是里部湿浊较重,那完全可以把此方当成一个纯粹的燥湿剂去使用,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好了,了解了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为何这个患者使用麻黄剂与藿香正气水并未有好的效果了吧? 大家花三分钟思考,答案在分割线以下 解析 患者皮肤瘙痒、不爱出汗、怕风、打喷嚏、流鼻涕,这是典型的表证。然而这种表证不太严重,表部没有堵塞郁结到需要强烈发汗的地步。 皮肤长水泡、小便减少、舌体胖大湿滑。说明体内水湿是非常猖狂的。 这个时候麻黄用10g,而苍术仅仅用了15g,解表发汗的力量非常充裕了,利水燥湿的力量反而不够。没能做到丝丝入扣。 同时,水疱内陷在皮肤里头,这个时候如果单纯去用藿香正气散,里面的药物没有足够的辛温解表之力把水疱外托而出,力量实在是不够,所以也不能痊愈。 综上,使用解表与燥湿相对平均的荆防败毒散是最合适的。 但是对于一个水湿比较重的体质的患者,可以在平时用藿香正气散来进行体质调理。 ? ? 推荐阅读 以下医案都与水湿相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之,以增强对水湿的治疗本领: 手部长大量水疱、瘙痒难忍三剂治愈 烦躁、怕冷、疲劳、眩晕的抑郁症女孩 产后全身虚肿、怕冷、乏力五剂大效 腰痛不可屈伸一剂大减、五剂痊愈 全身关节疼痛怕冷、皮肤出油医案 患颈肩综合征的医生 15岁女孩头晕目眩两诊治愈 感兴趣的朋友点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jm/11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温经通阳,宣散水饮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
- 下一篇文章: 首经方方证要点桂枝麻黄各半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