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麻黄的功效及应用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本药气微香,味涩,微苦,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华麻黄,木麻黄,山麻黄,蛇麻黄,勃氏麻黄,色道麻,结力根,龙沙,卑相,卑盐,狗骨。 辛,微苦,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一般用2~10g,不宜久煎。蜜麻黄肺止咳,生用多为作发汗解表。捣绒后作用较为缓和,小儿,老人及体虚者宜用麻黄绒。 1、风寒感冒:本药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功效,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方剂“麻黄汤”。 2、胸闷喘咳:本药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胸闷的要药,常以苦杏仁等止咳平喘药同用;治风寒外束d,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与苦杏仁,甘草等药配伍;治疗寒痰停饮,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与细辛,干姜,半夏等药配伍;若肺热盛,高热喘急者,常与石膏,杏仁,甘草等药配伍以清肺平喘。 3、风水浮肿:本药主入肺与膀胱经,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用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有表 证者,常与甘草同用,如再配用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药,则疗效更佳。 4、风寒湿痹,阴疽痰核:麻黄有散寒通滞滑功效,可用于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等病证。 麻黄发汗及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慎用。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运动员禁用。 本药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挥发油,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等。有解热,抗炎,抑菌,镇咳,祛痰,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升高血压等作用。 《伤寒论》麻黄汤:麻黄10g,桂枝6g,甘草3g,杏仁10g,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12g,杏仁12g,甘草6g,石膏25g,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有汗或无汗,咳喘逆者。 《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射干6g,麻黄9g,生姜9g,细辛3g,紫菀6g,款冬花6g,大枣3枚,半夏9g,五味子3g,主治痰饮咳喘之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5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黄性味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宁夏盐池麻黄山村民眼中的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