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1348.html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即日起,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安装分公司“党员微讲堂”改版升级,推出“云”上听党史专题。由党员接力讲述党史微故事,分享微感悟,“声动”学党史,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不带私心搞革命

一心一意为人民

政声人去后

丰碑在人间

第四十二期党员微讲堂将继续为您讲述

篇章的故事

树起一座不朽丰碑

讲述人

党员:陈伟

讲述故事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一先一后,生动诠释了“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历史之问。热爱人民、一心为民的人,必然受到人民的热爱,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举首不见秃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如今的东山绿树环抱、花田掩映,当年谷文昌描绘的愿景早已变为现实。谁能想到,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还;一年四季里,月月都有灾。一年里,6级以上大风天达多天,森林覆盖率仅为0.12%;百年间,风沙不断吞没家园,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十之有一。

年,谷文昌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东山县工作14年,其中任县委书记10年。“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经过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治沙方案。然而,种树不易,规律难寻,自年起先后8次大规模植树,均以失败告终。“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谷文昌率领东山人民在飞沙滩上“旬旬种树”。定时观察气候、湿度、风向、风力对新种木麻黄回青、成活的影响,终于摸清规律,总结出种植木麻黄的技术要点。

漫山木麻黄,正是东山岛蜕变的关键,也是谷文昌在东山树起的一座丰碑。至年,全县造林8.2万亩,其中多座小山丘、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变绿,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把一个荒岛变成宝岛,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凡谷文昌工作过的地方,只要提起他,人们都有说不完的敬重、道不完的思念、言不尽的呼唤。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谷文昌总是冲在一线。新中国成立初期,谷文昌提出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的建议,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全县四五百名生产队长大多能叫出名字来,东山的山山水水闪动着他的身影,村村寨寨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对待身边人一贯严格,甚至显得“不近人情”。身边的工作人员换了几茬,他没有提拔重用一个人;招收别人进单位,偏偏不安排自己的5个子女入公职。哪怕是一辆自行车,他也不许家人碰一碰,因为自行车不是自家财产,它姓“公”。

“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谷文昌长眠在赤山林场。50多年前,他带领干部群众栽下的木麻黄参天如盖,守护在墓旁,见证着这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好干部的满腔热血、一片忠诚。

讲述人微感悟

谷文昌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面对黄沙漫天,他心中无惧,越挫越勇,终把秃山变青山。他从不利用工作便利,初心不改,牢记使命,紧握廉洁之弦。他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广大党员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处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我,也应该守初心、担使命、做实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一丝不苟,全力以赴。

共读百年党史赓续精神伟力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

让党史学习教育

学出“真实效”

干出“真成效”

持续开创工作新局面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故事来源:《鉴证大党百年风云-个“千字文”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黄帅帅

审核:赵玉岩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qw/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