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动案3分析脉诊细节
北京哪些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悸动案1——症愈背后的隐患悸动案2——构建整体脉图分析完脉象的主要信息,再梳理一下兼有信息:肺脉——肺脉本位在中取偏上、浮取偏下。当前浮取、中取都没有,直接现在沉取。虽然力度尚可,但是仍然说明肺输布全身的能力不足,表现在症状上,就是鼻子发凉。如果你经验丰富,就可以通过指感判断是否有淤滞,这种指感完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表达也只能做出结论上的表达,如“肺脉略显淤滞”。而淤滞是什么指感呢?淤滞可能出现的指感太多了。此案不知道指感是否有淤滞,所以先不做判断。心脉——心脉分为两股。这两股的位置,文字没有表达出来。如果内股非常内倾,也是气机内陷之象,进一步说明气机被压制。力度比右路强一点,这是正常的。因为正常的两寸脉,心脉就是比肺脉强一点的。脾脉——脾脉正常情况下,不该有浮取,此处是正常的。稍往下按一点有种细丝感,这种细丝感代表血脉运行不畅,由此判断脾统血有问题。中取本是脾脉的正位,现在软弱无力代表脾虚。再加上沉取最明显,代表气机闭郁内陷。注——脉症的呼应:肝被阻滞、脾被压制,正气不甘被压制,就要冲击解压,一时又解不开,于是现出或动、或悸。人活着,气血津液都是在不停运动中。咱们平时感受不到,是因为这种运动是平衡通畅的。当气血津液运动或失衡、或失畅的时候,咱们就能感受到了。偶尔发现那些因失衡不适的人,治疗初期刚开始趋于平衡时,会觉得比较舒适,但这种舒适感不久就习惯了,他也感受不到了,因为咱们的大脑会对正常的体感忽视掉。肝脉——浮取有弦象。正常的肝脉浮取应该极其微弱,更常见的是肝脉没有浮脉,现在有浮脉了,也代表淤滞。因为当肝能正常的疏泄条达,把气血送至心、表,浮取不应该明显,这种明显本身就是一种异常,代表肝升发的功能受到了压制。脉的表现原则是,没事不表现出异常,有事才表现出异常。没有异常的时候,要么位置很正,要么表现为力度和缓均匀。做不到这两点就是有问题。肝脉的沉取,和脾脉的沉取一样,不应该力度大,应该比中取弱。肝脾脉沉取有点力度,代表肝脾有根。沉取变得粗壮有力了,代表气机内陷闭郁,粗壮有力本身就代表肝郁,还现在沉取,说明肝的里面都淤滞了。用咱们的术语就是“肝气内陷”。凡是肝气内陷的情况,咱们的习惯是用柴胡鳖甲、或青蒿鳖甲、或吴茱萸鳖甲,把内陷的气机升提开散出来。 分析至此,患者肚子痞涩胀满、动悸等症状,基本能够通过脏腑学说的脉诊解释了。同时也能理解,为什么用升降散合四磨汤探路后,鼻子、手脚都暖和过来了。因为这个套路可以辅助打开淤滞。 由此咱们发现此证用升降散合四磨汤还有所欠缺。此脉告诉咱们第一步得解决肝郁传脾的问题,升降散合四磨汤偏于处理脾的问题,而疏肝方面,用里面的木香、僵蚕,力度明显不够,此方法欠缺入肝之里打开闭结,并升提起来的力量。 同样是根据此脉,也能理解为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解不开这种淤滞,乃至于动悸加重。这就像要打仗了,你给提供的兵器不合适,打起来就打不赢,打不赢又把战事挑起来了,于是打的也挺激烈(症状加重),问题却没解决。因为在病位上看麻黄附子细辛汤不是解肝脾淤滞的,在病性上看,此证也并非寒证,不需要大热之法解淤。虽然这也是一个通行的方子,有可能小剂量加味化裁用也许会有些效果,显然这么做,完全没必要。 两尺——两尺相对正常。由此用脏腑学说判断,此人肾的功能问题不大。尺脉本来就应该完全不见浮取,如果尺脉见浮取,就是严重的异常。一般的感冒尺脉都不应该是浮的,常见寸脉浮,关脉也有可能被寸脉影响的偏浮,并且不应定两寸、两关都浮。尺脉本应是三部里最弱的,因为肾的形态和功能是藏。“藏”是一种安静内敛的状态,本应沉弱,如果尺脉的位置和力度异常,就是病脉。这个思路注意体会知常达变,常态的脉代表各脏腑运行通畅以达成平衡,异常了代表失衡失畅而为病。当脉表现出这些异常信息的时候,咱们就可以随之判断病情。却不能说,人体所有的问题都会通过脉发出声音来,有些事脉不告诉咱们。但是脉肯定会告诉咱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哪最实?哪最虚?”。抓住这个当前的主要矛盾治,九成不会错。这是通过望诊和问诊所达不到的,多个症状组合定病位,最多能达到七八成准确度。就某一个点或某一个线索而言,九成判断不会错的诊法,就只有脉法。但脉也不是万能的,比如有些信息是不反应在脉上的。但是脉至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线索,有了这个线索,可以合参找到更多的线索,最终诊断。在判断病性方面,仅靠脉诊是很困难的,最少得练5-8年指下才能有点感觉,比较熟练的使用脉诊判断病性,至少得练10年以上,而且还不是那么精准,所以咱们非常强调合参。 通过分析出来的这些脉诊信息,就可以跟后面的症状信息对应,某些信息可以进一步印证你的脉诊判断,某些信息可以对脉诊提出质疑,当“脉、色、证”之间出现二者或三者的共振,指向同一方向的时候,就照这个方向治,九成不会错,或者说九成会见到比较满意的疗效。但是有极少的情况,脉象、舌象、症状分别表达出不同的内在信息,没有形成共振的点,这种情况判断起来确实比较难,只有通过第五诊试探用药,来逐渐看清内在病机。 介绍一个脉法失灵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常说脉诊的好用之处,借此机会反佐一下,讲讲脉诊不好用的情况。我妻子嗓子疼,有点怕冷,脉象、舌象均无异常,显然是个小毛病,治标就行。治咽痛治标的套路如下: 半夏散及汤——温阳开散,针对兼见怕冷的嗓子疼。猪肤汤——润法,针对口干舌燥、鼻子干、眼干的嗓子疼。黄氏响声丸——散法,此方还治风热感冒。儒圣散——散发,方组是桔梗、浙贝、荆芥、防风。此方是宋神宗留下的,医书上找不着,我是在杂书里看到的。此方桔梗、浙贝开散气机、痰湿,再加上荆芥、防风的疏风之力,就可以治痰湿淤滞的咽痛。我给妻子用的是半夏散及汤合儒圣散,无效。次日傍晚,脉才反应出异常,之前一直没反应出来,此时肝脉有点弦滑,于是原方基础上加上小柴胡,就好了。由此体会一下脉法的缺陷:有些信息不一定会反应在脉上,比如本案,外邪刚入太阳、刚侵袭卫气,没能表现出浮脉,也还不足以反映出肝脉的弦象,等次日才能反应出来。 再比如,有一类人的脉长年不变化,他们脉象上哪怕有一点点弦象,内在就已经非常郁滞了,这些的内在信息,就倾向于不反应在脉上。同样也有一些人的内在信息,不倾向于反应在舌象上,这样的情况常见两种舌象,一种是瘦小扁平干枯,另一种是舌象肥厚粗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内在信息不现于此处,必现于彼处,绝对不会出现“脉、色、症”都不反应内在信息的情况。 咱们把这些“脉、色、症”比喻成人体内在向外在投射的传感器。有的人就会某一路传感器失灵,好在这种人比例不大。脉象的传感器不好用,就仰仗望诊和问诊,舌象传感器不好用的,就仰仗脉诊和问诊,反正,咱们中医总是有办法作出诊断的。开始临床的时候,脉诊还不成熟,靠的就是望诊和闻诊。 脉法修炼——专注的水磨功夫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小边同学审核校正淼叔医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huanga.com/mhyl/10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仲景如何用降逆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